9月20日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周爱芬接过杭州亚运会火炬,成为第49棒火炬手。
周爱芬是杭州市西湖区正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原杭州市竞舟小学、周浦小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37年中,从班主任到校长,她一直在西湖区基层学校的第一线,不断突破创新,不停奔跑在探索教育均衡新模式的路上。
周爱芬说,成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很惊喜,也很光荣。
“光荣属于我们所有的西湖教师。感谢对我们的尊重和信任!”她举起熊熊燃烧的亚运火炬,不仅传递着体育精神,也传递着为人师的爱心与责任。
在周爱芬看来,体育精神和教育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要把事情做成,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心中始终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清楚目标是什么,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做。”
三十多年始终在一线,推进教育均衡
周爱芬是土生土长的“西湖人”,在西湖区出生、长大,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西湖区工作,在杭州市求是小学担任了11年班主任后,先后担任求是教育集团副校长、翠苑一小校长、竞舟小学校长并兼任周浦小学校长。
1999年,求是小学竞舟校区建成,为了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她主动要求到求是小学竞舟校区工作。“求是小学是全国第一家连锁化办学的公办学校,没有现成经验可参考。在黄建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各种探索。”2000年,竞舟成立了杭州市第一个家委会,还建立了家长学校,引导家长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她和团队一边统一新老学校规章制度,一边鼓励新学校根据校情和资源,争创特色和品牌。慢慢地,竞舟小学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连锁办学也取得了很好成效。2008年,西湖区名校集团化成果入选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经典案例,是全省唯一一个教育方面的案例。
2008年至2013年,周爱芬担任翠苑一小校长,学校发展迅速,获得全国德育实验学校、浙江省领雁工程实训基地、杭州市名师培养基地等荣誉。
2013年2月,她重新来到竞舟小学任校长。同年,竞舟小学和周浦小学结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2015年8月,她同时兼任周浦小学校长,并没有盲目将竞舟小学的成熟经验嫁接过来,而是采用浸润式影响,慢慢带动周浦小学的发展。
尽管担任校长多年,周爱芬一直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每周给孩子们上《道德与法治》课。
积淀爱的力量
周爱芬一直有运动的习惯,每天走路半个多小时,已经坚持20多年。
“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很重要,孩子会更阳光,身心更健康。而对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小学6年,我们要在办学中着眼孩子可持续的发展,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打下全面的基础。”
周爱芬对运动、健康的理解,也渗透在办学中。她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素养。杭州市竞舟小学每年都有丰富的体育活动,如体育节,班级的篮球、足球联赛,田径运动会,体质健康运动会等。学校还是全国的篮球、足球特色学校。近几年,学校通过技术赋能,全方位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比如学校有全天候开放的智能运动广场,通过智能运动系统实时在屏幕上反馈孩子的运动表现。
“我们创设了运动场馆、大型滑梯、校园小湿地、校园丝博馆、蜗牛博物馆等,希望提供孩子运动和探究的场所,让孩子们在自主运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锻炼能力与素养。”
在周爱芬看来,做教育似长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会聚合成意想不到的力量。
“教育无小事,时时处处都是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产生深刻影响。在竞舟小学的校园里,有杭城校园的第一个笑脸墙,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笑脸。而学校的晨间艺术秀、大厅的展览空间,都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地方。
“孩子个性不同,各有优缺点,但每个孩子都很重要,在学校里都有他(她)的位置。”
周爱芬希望,这些校园里的温暖细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鼓励。
点滴的温暖,从校园传播到家庭,到社会,就可以有更多人来感受温暖,成为具有温暖、具有爱的人。“培育、积淀爱的力量,并让爱弥漫开去,进而发挥学校对社区对社会的一种文化辐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