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务部发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全国仅60个案例入选,其中浙江省入选8个,海盐供销社生鲜菜市做法名列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嘉兴凭借海盐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榜的地级市。能在全国脱颖而出,海盐供销社有何魅力?
海盐县供销社全称为海盐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于1950年,曾更名为海盐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后又于1990年更名为海盐县供销合作总社,并延续至今。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时过境迁。供销社慢慢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和视线。但是,淡出,不代表消失,事实上,供销社一直都在,并且神秘又低调地发展着。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在此背景下,全省供销社系统开展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要求各地对边、小、亏、弱企业实行转制,对中型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保留骨干企业,开辟新兴市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海盐县供销社在体制改革中采取统一做法,将下属8个县级企业和17个基层供销社全部转制。
这些年,海盐县供销社创新步履不停,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依托下属兴农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以打造“农贸市场缩小版”为发展定位,分批开设9家供销社生鲜菜市,围绕社区居民一日三餐需求,提供10大类2000多种优质、安全、实惠的农副产品和生鲜蔬菜。
依托于邻里中心建设工作的推进,海盐在城区分批开设供销社生鲜菜市,丰富邻里中心商业业态、完善邻里中心生活服务圈功能的同时,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了更多贴心、便利的服务。
目前,海盐在当地建设的9家供销社生鲜菜市,是老百姓的“心头好”。每天上午8点以后,各供销社生鲜菜市便热闹起来,随着一批批新鲜蔬菜陆续到位,一波又一波市民前往选购。
“都是本地产的菜,新鲜又便宜。”家住海盐新城花苑的李淑妹说,每天送孙女去幼儿园后,她便来到家门口的供销社生鲜菜市买菜。位于县城勤俭路的供销社生鲜菜市内,刘素文正在挑选茄子、南瓜等蔬菜,她说自己是这里的常客。“家里人都爱来这里买菜,这里的菜十分新鲜,种类丰富,挑选方便,价格也公道。”刘素文表示。
“供销社生鲜菜市的开设,为居民丰富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预计到2024年,全县将建设20家门店,服务范围将延伸至乡镇,为更多居民提供低价优质的农产品。”海盐县商务局商贸流通科相关人员介绍。
据海盐兴农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赵云介绍,供销社生鲜菜市的蔬菜大多来自基地直采,因此蔬菜的售价也比外面低10%至20%左右。
“除采取基地直采外,目前我们供销社生鲜菜市还与县内外100多个合作社及30多家生产基地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实现产销对接‘零距离’。”王赵云说,“‘直采直销’的配送理念,‘产地-门店’的终端配送方式,在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增收致富、降低农产品损耗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让新鲜、便宜的本地农产品直通市民餐桌。”
为让消费者对供销社生鲜菜市所售产品更加放心,海盐除开展日常产品试吃推介外,还组织社区居民到基地现场体验果蔬采摘,“零距离”了解果蔬生长环境。此外,供销社生鲜菜市在内部管理上,推出“神秘顾客”考查制度,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时代在变,消费需求也在变。如今,海盐供销社生鲜菜市建立起了“实体店+网上服务”立体模式。
与线下的供销社生鲜菜市门店相比,线上的“微商城”平台更受上班族欢迎。“通过线上‘微商城’平台与线下门店高效配送体系,缩短市民购菜的中间环节,契合了现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让市民买菜更加方便。”王赵云介绍。同时,该平台也成为爱心助农的“直通车”。
打开海盐供销社生鲜菜市“微商城”平台,记者看到已有4.2万多名注册会员。张女士是个上班族,闲暇之余她会打开微信,看看当天生鲜菜市又“上架”了什么团购,如果价格合适,产品也对胃口,她都会下单。
为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海盐供销社生鲜菜市还打破固有的商超经营模式,比如对于波士顿龙虾、千岛湖胖头鱼、衢州清永鱼等特殊性、地域性商品,推出团购模式,市民可以在线上预定下单采购,次日便可在门店提货。
作为大名鼎鼎的“老字号”,供销社正担起更多新使命。阮加平退休前在海盐县供销社工作了30多年,他介绍,以前供销社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收购、日用工业品的批发与零售三大块,伴随着时代变迁,新时代的供销社转变了角色、创新了服务方式、拓宽了服务领域。
“我们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更懂得如何经营好一个村庄。”海盐县供销社主任汤建勋说。海盐县供销社以市场化运营管理为理念,于2020年成立海盐县绿野仙踪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携手6个景区村庄抱团发展,推出“丰山溢水”“绿野仙踪”等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年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
再以为老服务为例,打造“供销社老年食堂”,推出老年暖心特价套餐和困难群体送餐服务,关怀帮助“一老一困”群体。食堂采用“家宴中心+老年食堂”的模式运营,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在食堂就餐,由县镇两级在公益价的基础上每餐再补贴2元;高龄(8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老人,在公益价的基础上每餐再补贴4元,家宴中心盈利的一部分也将反哺到老年食堂,把实惠留给老人。此外,食堂还启用智能识别系统,让老年人就餐更方便更快捷,实现精准化管理。
曾经的供销社,柴米油盐、化肥种子等一应俱全;如今的供销社,农产品销售、美丽乡村建设等服务多元。
不同的时代,供销社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今天的供销社早已随着时代而不断进化成了“大变样”的供销社,以全新的面貌,融入我们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