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搭便车,成为全办公室最早到的“显眼包”!杭州单双号限行开始,你今天怎么通勤

    潮新闻 记者 盛锐 章然 陈薇 胡大可 尉洁婷 孙韵 陈颖 汪驰超 滕一韬2023-09-17 23:34全网传播量37.8万

    杭州进入亚运时间。

    今天(9月18日)起到10月9日的每日7时至20时(其中9月23日、10月8日当天延长至24时),G25长深高速公路南庄兜收费站至武康枢纽、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萧山收费站至沽渚枢纽、S2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收费站至沈士枢纽,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实行车牌数字尾号“单日单号、双日双号”通行(单日为1、3、5、7、9,双日为2、4、6、8、0)。上述车辆包含新能源号牌、临时号牌车辆。

    这就意味着,这段时间,很多人要变化出行方式。

    杭州亚运期间单双号限行今日开启,怎么通行?一图看懂,赶紧收藏

    余先生摄

    拼车、搭车、打车?还是坐地铁、公交、骑车?

    杭州人的朋友圈一大早就已经有好多人晒出了单双号限行第一天的出行故事。

    1】搭便车,提前一小时到单位

    网友“阿汪”的车是单号,她今天选择提前出发,赶在七点前顺利到了单位。

    “好久没这么早起了,到单位感觉突然有点悠闲,可以慢慢吃个早饭。”阿汪说,难得早起感觉不错,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能否坚持早起:“不行的话,就打车咯。杭州办亚运会嘛,这是大事,我们主打的就是一个配合和支持,哈哈哈。”

    微信图片_20230918071505.jpg

    阿汪赶在早上7点前到了单位。

    滨江的陈女士今天早上给儿子叫车上学:“儿子在市中心读高中,今天早上可能打车的人多,我加价两次终于叫到了,第一天顺利度过。”

    同样住在滨江的毛女士搭便车去市中心上班。

    “搭了老公的车,他送女儿上学,我让他顺便给我拐一拐。”毛女士说,女儿上学的学校和她单位隔不远,以往因为上班时间和娃上学时间差挺远,她要么自己再开一个车,要么地铁上班:“今天第一天单双号,我担心地铁人多,就选择搭便车,路上很空啊,早上6点40分滨江出发,7点过一点就到女儿学校,7点05分就到单位了,比平时提前了1个小时,我是今天办公室到最早的显眼包。”毛女士说。

    微信图片_20230918071451.jpg

    毛女士拍的早上6点56分的钱江四桥。

    家住城东的齐小姐,家里的车子是双号,今天可以开车,“昨天还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路况如何,早上起来看了下导航,一片绿。”

    和往常一样,齐小姐走新塘快速路-环城北路去市中心上班,“今天只用了15分钟就到了单位,平常要开35-45分钟,太爽了。”

    多位网友注意到,绝大部分车主都遵循了单双号限行,偶尔也会有单号的新能源车。

    在此也提醒广大车主:单双号限行,包括新能源车和临时号牌车辆。

    2】一个早高峰接了5单,今天打车很“丝滑”

    单双号限行第一天,早高峰杭州网约车好不好打?

    8点35分左右,潮新闻记者从拱墅区河东路附近开始打车去单位。10秒左右时间,便有司机接单了,订单显示,司机就在附近300米左右的距离。

    在等车的这两三分钟时间里,又陆续有两辆空车出租车从记者面前驶过。

    “你这单已经是我的第5单了。”网约车司机汪师傅告诉记者,往常他一个早高峰最多接两三单,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此前订单量。

    “路上又比较空,有的路段我以前要等三四个红绿灯,现在一个红绿灯就能通过。”汪师傅补充道。

    从河东路经过西湖文化广场,再到体育场路,一路上地图导航显示都是绿色,畅通无阻。

    “你看,体育场路和中河高架交叉口的地面道路,平时经常会堵车,今天挺空的。”汪师傅说,在杭州开网约车三年,今天早高峰这样的路况确实很少见。

    记者查看订单,近3公里的距离,12分钟就到了,这大概比平时缩短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


    8点多,朱小姐从钱江世纪城打车去往中河北路上班,发现打车很顺利,几分钟就有网约车接单。网约车的尾号是双号,司机师傅表示,他们有一张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绿色牌子,贴在车窗上,单双号都能出外行驶做生意。

    另外一路记者从家到单位,平常开车不堵车需要15分钟,一旦赶上拥堵要耗费的时间就不好说了,不过今天早上,记者打车只用了6分钟就到达了单位,只用了一个起步价。

    “今天从滨江过来到庆春路,一路开过来都很‘顺’。”司机杨师傅感概地说,“要是不限行交通也这么顺畅就好了。”

    3】地铁内增设了一条“无包通道”

    网友“花花”今天早上要去浙大紫金港办事,她昨晚研究了下出行路线,打算用“地铁+共享单车”的模式出行。

    “花花”早上6点57分到黎明站地铁站,需要倒三趟地铁到三坝站。

    “大概7点09分,我去新天地站换乘三号线的时候,地铁上就没位子了,人挺多的,我坐第一趟地铁,还没那么多人。”早上7点40分,“花花”出了三坝地铁站,骑上自行车往目的地走。

    “花花”7点多拍下的地铁三号线。

    7点56分,丁女士乘坐5号线到达打铁关站,发现站台上的站务人员增加了不少,在换乘通道处也有不少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换乘楼梯用隔离带分开,上下楼秩序井然。人流虽然很密集,但是现场组织有序。“我以为今天会很挤,但从进站到换乘,都觉得很顺畅。而为加密车次延长早高峰时间以后的1号线、5号线,甚至比往常还空一些。”

    8点20,在地铁1号线七堡站,站台上人比以往多了不少,尤其是往湘湖方向站满了。根据显示屏可以看到,班次间隔已经在1分半左右,基本达到极限。

    第一班车,基本上挤不上去,潮新闻记者选择等待下一辆。前一辆刚走,下一辆就显示“即将进站”,车上客流明显少了一些。

    潮新闻记者在地铁打铁关站看到,为应对今天可能到来的客流高峰,地铁1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打铁关站4个安检入口,在安检通道的基础上都增设了无包通道。

    “如果安检通道排起长队,现场立即会启用无包通道,无包乘客就可快速通行。”工作人员说。

    地铁打铁关站4个安检入口,在安检通道的基础上都增设了无包通道。潮新闻记者 陈薇/摄

    在地铁武林广场站,潮新闻记者注意到站台上以及展厅内都有不少志愿者,基本上每个出入口、地铁车厢都有人引导。

    一位志愿者表示,自己是大学生,是地铁招募的志愿者,“今天早上8点上岗的,预计要到下午3点。”

    他感觉今天武林广场站的人比以往多了一些,但也还好,“整体很有序。”

    4】公交车上有人在讨论通勤

    7点58分,浙江工商大学公交站11路到站,车上乘客不多。转到文二路上,路上的车依然不多。

    车上有人在讨论通勤。

    “明天我坐地铁试试。”一名男子对身边的同伴说,听对话,他们的单位在杭州市中医院附近。

    11路和地铁2号线在那里都有站。在海洋二所上车的刘阿姨拎着环保袋,是准备去松木场一带买菜的。阿姨说,自己儿子在滨江上班,今天双号可以开车通勤。“他比平时早20分钟出门,去益乐路接同事了,同事单号。”

    8点05分,车子开到了保俶路上。天目山路和体育场路中间这一段,往常早高峰是比较拥堵的,今天车子也少了不少。

    在杭州市中医院站台,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值守。司机停站时问了一句“在干啥?”工作人员回答,分班头,今天要观察客流情况。8点一刻,车子开到体育场路上,车流稍多。

    8点24分,这趟11路到达市体育馆,耗时26分钟。这和潮新闻记者平时的体验相差无几。

    另一路记者早上8点10分步行至家附近位于上塘高架下的公交站点陡门桥北,恰好碰到一辆要坐的578路刚刚开走。不过,虽然没有能够赶上,记者也就等了约莫10分钟,下一趟车就到了。比起平时20分钟一趟的频率,快了一些。

    在桃园里这一站,许多年轻乘客下了车,车子里一下子空了不少。“这站下车走个几百米去坐地铁5号线,时间上更快。”乘客小李说,自己住在赞成美树,家门口就有公交站点,公交转地铁还算比较方便。大运河这一站也算是住在城北的人进到市区的首选,所以一般来说,这一站人会比较多。“而且地铁相对公交更快一点,不堵车。”而就在地铁5号线大运河这一站,记者看到入口周围停了密密麻麻的电瓶车、自行车,甚至摆到了路面上。

    8点30左右,车子到达公交站点大关北,记者下了车转而换乘151路,比导航的预估时间居然还快了5分钟左右。几乎是无缝衔接,151路不过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记者上车发现,比起578路,151路上的乘客大部分是老年人。

    9点05分,车子到达梅登高桥站,记者由此步行到单位。这一趟通勤下来总体用时1个小时10分钟,比平时记者地铁的出行方式慢了20分钟左右。对于选择公交出行的小伙伴来说,公交的班次相对来说没有地铁那么密集,还受到路况等影响,想要上班不迟到要根据预测的公交到站时间留出从家里到站点足够的时间。

    5】小电驴发挥出了“潜能”

    四轮的车少了,两轮的车提速了。7点40分,“你比平时晚了5分钟出发了”。在女儿的催促下,潮新闻记者的小电驴发挥出了“潜能”——平时10分钟的上学路,这次6分钟抵达。

    今天单双号限行,路面上的机动车明显减少,这让小电驴提速不少。

    在文晖路中河路高架下,电动车大军和往常一样,但平时由于右转机动车多往往影响通行速度,今天右转机动车明显减少,电动车基本上一个灯次就都过完了。

    文晖路建国路口已经有交警在执勤,而路面上排队等候的机动车也肉眼可见地减少了。

    同样是两轮的“小红车”,也成了限行首日的香饽饽。

    早上8点左右,潮新闻记者在杭州拱墅区祥符路上的祥符路二七六号小红车点看到,这里的小红车只剩下了几辆还停放在站点内。

    张先生急匆匆赶过来,扫了一辆小红车,随着“嘀”的清脆一声,车子解锁,张先生将“小红车”从停车桩推出,轻快地骑上。“我平时都是坐地铁上班,今天限行,估计地铁的人会比较多,就想着骑辆小红书方便又省时,还好能赶上有空车可以骑。”

    家住附近的王先生一路小跑到服务点,“我们公司在余杭,平时都是开车上班,今天限行,就来骑辆小红车,现在的小红车扫码租车免押金,十分方便。”王先生扫了扫剩余的一辆小红车,骑上之后便融入了早晨的车流中。

    美琳湾小红车服务点,一排小红车几乎被借空。潮新闻记者 孙韵/摄

    在拱墅区运河亚运公园外的小红车亚运公园六号站点,记者看到这里的小红车只剩下了四五辆,而在200米开外的亚运公园四号站点,还有大量小红车停留在站点内。

    现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出行,亚运公园附近设置了多个小红车站点,在限行期间,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承载市民的出行需求。“来我们亚运公园的人数多,我们这里也设置了多个小红车站点,在限行期间可以充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你今天怎么通勤?

    欢迎留言告诉潮新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杭州亚运期间单双号限行明日开启,怎么通行?一图看懂,赶紧收藏
    特别提醒!明天杭州出行请早做准备,这份服务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