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满目金,丰收更醉人。放眼金平湖大地,农业的果实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明珠的光亮。这些耀眼光芒中藏着一个温暖而平实的名字:农业社会化服务,被大家爱称为“田管家”。
新时代“田管家”管出了新高度。近日,省供销社公布了全省首批7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名单,平湖榜上有名,系嘉兴市唯一的县市。
全省七引领,平湖有其名。平湖凭什么能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这与多年来平湖市在产业主体引育、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内容供给上的持续发力密不可分。一个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土地流转率与主要农作物托管率是最好的体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85.8%,主要农作物托管率达9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深入推进,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成为构建平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立足前期已取得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唐红芳说。
织好“一站式”农事服务网 加强辐射带动
“只要提前给无人机规划好飞行区域、确定好农事化肥剂量,炎炎夏日我们不用在太阳底下‘亲自上阵’除草施肥了。”随着农事现代化服务的展开,我市农业大包户、家庭农场以及散户农户等各类群体纷纷感慨,在农事作业方面出力少了,而在农业效益方面却大大提高了。
位于广陈镇的平湖千瑞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农业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专业技术优势,提供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植保统防统治技术服务。公司还针对不同地块给出个性化的种植解决方案,给予农户科学播种、施肥等专业化指导,现已支撑服务农田面积20多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以上。
作为平湖稻米产业农合联成员的千瑞翔农业科技公司,针对大包户在稻米生产中存在的人员不足、农事作业不及时等问题,还为农户提供农机设备、规模化除草等农事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农户纾困解难,成为平湖市产业农合联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户构建起覆盖面更广、受惠面更大的农事服务体系。近年来,市供销社(农合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打造“1+5+N”基础农事服务网络,即推进1家市级农事服务中心、5家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多个产业农合联,旨在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事服务中心为平台、产业农合联为纽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服务主体协同发展。
此外,为串联起更全面的农事服务网,目前市级农事服务中心改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新的市级农事服务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届时农资配送、庄稼医院、农产品展销、品牌运营、电商服务、信用担保等涉农服务实现对外开放。
强化服务供给“一条龙” 提升生产效能
《平湖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实施方案》要求,对符合“政银担”担保条件的贷款主体,贷款利率在当年期LPR的基础上最高上浮50个基点。符合相关政策并纳入风险补偿金管理的贷款主体给予一次性1.5%的财政贴息,保费按实付金额的30%予以补助。
省农担平湖办事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共完成“政银担”担保项目124笔,担保金额10552万元,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97户。根据“政银担”贷款相关政策,预计可为农户节约融资成本180余万元。
政策的落实拓宽了支农领域,加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合作,也为减轻贷款主体负担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市供销社(农合联)通过积极构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协同发力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和农民缺乏抵押物、担保难等困局,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的融资担保服务,打通了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在创新信用合作模式方面,组建了全省首家由供销社参股领办的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放贷1092笔、1.73亿元,并先后建立了6家农村资金互助会,累计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22090万元。
与此同时,市供销社(农合联)依托“浙农服”平台,在全市71家基层农资网点统一部署人脸识别一体机,100%建立数字化购销记录台账,实现了农资网点入库、刷脸实名销售、农药使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等闭环管理。系统可根据每户农户的种地面积自动算出农药使用总量,指导和服务广大农户科学用药,逐步走向绿色种植。目前,主要农作物配方肥占比由2020年的30%左右提高到2022年的90%,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逐年下降。在农废回收处置方面,按照“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运作模式,对全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应收尽收。截至目前,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915.72吨,回收率、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废弃农膜回收925.25吨,回收利用率96%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