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海岛特色、研学粮仓……看“千年港商、幸福温州”如此绘就共富幸福新画卷

    潮新闻 记者 印梦怡2023-09-15 04:56全网传播量2.5万
    00:00
    00:00

    编者按

    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是浙江勇担光荣使命、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的决策部署,既是改革创新,又是发展目标,更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全省各地市强化顶层设计、集成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批极具共富味、未来味、浙江味的实践、理论及制度成果。为集中展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工作成效,9月12日-9月14日,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联合主流媒体开展“2023走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采风活动。由二十余家央媒、省级媒体组成的采风团前往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等地,深入调研各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以及现代化美丽城镇的建设情况,通过媒体视觉讲述我省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生动故事。

    温州,拥有悠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江河湖泊,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让它有“东南一绝”的美称。自启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以来,温州市以“两加强、五整治、五提升”为行动纲领,按照“整体大美、温州气质”总体要求和“拥江滨海花园城市”“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发展定位,全面启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美丽城镇等创建工作,助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美丽温州迭代升级。

    日前,省建设厅、省文旅厅、省总工会、省风貌办联合公布浙江省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全省共48条),温州5条游线成功入选。

    9月13日,本次“2023走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媒体采风行,采风团队就走访了洞头海岛海峡海悦共富风貌游线、以及瑞安瓯越粮仓这两条共富风貌游线,近距离感受绘就共富基本单元新图景的温州实践。

    海岛特色生态共富路

    洞头交出漂亮答卷

    此行采风的第一站,是温州市洞头海岛海峡海悦共富风貌游线,位于东屏街道半屏社区。一到洞头,沿着蜿蜒的海岸线看海天一色,会让人不自觉地悠闲下来。岸边一排排房子被大胆地涂成了各种颜色,仿佛是海上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作为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的洞头,天然就拥有绝美的海洋、海岛、海湾、海鲜、海霞这“五海”优势。这些优势又集中在东屏街道,因为这里集聚了全区50%的海岸线、60%的沙滩和70%的景区。

    有天然实力加持并未让洞头人止步,而是用匠心将这里打磨成了“精致岛城”。近年来,东屏街道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街道、浙江省旅游强镇,让洞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目的地。今年,东屏街道将全力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力争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

    洞头区东屏街道党工委书记南海滨向记者介绍:“在这里,碧海蓝天就是金山银山。洞头渔村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是换一种方式的‘靠海吃海’,走好渔村共富路。老一辈的靠海吃海,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海是我们的资源,我们依靠海,捕鱼、养鱼、卖鱼,世世代代的渔民。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殷切嘱托,守护碧海蓝天,深耕‘海上花园细胞’。”

    “海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是优势,我们依靠海,也保护海,所以做了一系列如蓝色海湾整治、实施生态EOD项目、特色风貌管控等等工作。以往普普通通的小渔村,现在都已变成一个看海景、住民宿、品海鲜、购海货的全域旅游村。”他表示。

    在共富路上,洞头这些年着实做了不少“文章”。南海滨告诉记者:“共同富裕是一项体系化工作,前几年,我们抓共同富裕,不同阶段,我们的发力点分别聚焦在产业培育、就业创业、生态修复等等。近两年,我们聚焦用产业风貌来撬动海上花园共同富裕新支点。”

    展开说就是,洞头的共富之路要归功于“以规划统领,高屋建瓴地编制了洞头区国际生态旅游岛国土空间设计。并且严格管控所有开发项目主体及周边景观风貌的融合。严格落实民房审批和石头房“微改造”审批制,最大化保留海岛传统民居特色。

    其次,大力实施国家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将最美海岸线串点成线。然后不断丰富业态,比如来洞头玩,可以选择帆船、冲浪、海钓、休闲捕捞、游艇派对等各类海上体验产品。

    据记者了解,洞头海峡同心共富产业风貌样板区内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建设齐全,整个东屏街道共有民宿281家,床位2850张,渔家乐餐饮62家,还有集市、咖啡馆、小酒馆、西餐厅等业态多元发展。绿道系统贯通半屏全岛,随处可见蓝湾和石厝,和大海亲密互动。

    在这里,同心里海岛风情民宿街、海上月堤、半屏闽市等支撑起了半屏充满创新活力的特色产业。还先后引入沙滩音乐节、国际铁三世界杯赛等旅游促消费活动赛事,极大盘活了周边村庄产业链。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街道经济社会总收入的53%。

    事实上,美丽海岛一定离不开环境美。洞头在打磨自身实力时,其中关键一步是成立了美丽城镇创建专项工作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条线精干力量组成街道创建办,结合蓝湾整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专项行动,出台了《东屏街道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及工作推进计划》,并且制定了每周例会、每月研判等联络机制。还创新式地全域推广“美丽村约园丁制”、“厝边红管家”、“三人找茬团”等一系列巩固美丽环境的做法。于是如今的洞头已是名符其实的“精美人居环境、精致海岛生活”。

    当然,除了省、市、区三级美丽城镇办的持续努力,更离不开洞头人民的勤劳致富,共同为大家书写了渔乡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渔村蝶变故事。

    打“文化牌”的田园综合体

    走出了一条共富路

    第二站,记者来到了瓯越粮仓共富风貌游线,贯穿在瑞安曹村、马屿“舟行明镜、云江山居”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内,是一条以研学主题、田园观光主题的游线。

    游线起点位于高速口即“农村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发源地”标志点,经由钱马公路向南、向东通往曹村镇,再经由钱马公路至马屿镇的石垟湖湿地,该条游线长度约15公里。

    通过“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改革,瑞安联农带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拥有合作社128家,合作社对小农户覆盖率达92.3%,入社农户亩均增收15000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近年来成功承办全国“三位一体”、全省“农业两区”现场会,其中梅屿蔬菜合作社更是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九类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之一。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个“农”字。瑞安以“农”为基,擦亮宜居生态底色,成功打造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国家农业公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依托万亩良田生态优势,着力打造一个高辨识度的生态型城镇地域IP,推动城镇面貌不断蝶变。

    如今,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已经是浙南名副其实的粮仓和菜篮子。建设了以生态水稻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产业融合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科技特色小镇,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农业大数据科技园、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主题公园、艺术街区、自然教育基地、共创空间以及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等,总面积约一万亩。

    与此同时,新型农业催生了新型旅游,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线,集镇、天井垟两大发展核心交相辉映,集镇休闲文化区、梅龙康养体验区、底片隐逸山谷区、甲峰民俗风情区错落其中,年产值约150亿元。

    曹村-马屿风貌区同时也拥有文化“富矿”。目前曹村镇已经成立了曹村镇文旅融合创成浙江省级研学基地、瑞安市进士旅游公司,基地研学实践活动现日接待量可达1000人,2019年荣获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这是样板区一个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现。除此之外,线路上还串联了多个非遗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休憩点、滑翔伞基地等项目。

    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风貌区把工作立足于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创建了浙江省级研学基地,开发了文化传承、创意表演、科技制作、素质拓展等五大类40多门精品课程体系。牢牢把握当地的文化属性,以“打造人文高地、助力区域发展”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两镇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曾几何时,天井垟是浙南有名的涝区,先民与水争、与水斗,通过整治河道,焕发水体活力、整顿环境,倡导“吾水”共治、整装项目,提升景观能级、整合产业、村民共同致富四大措施将天井垟从涝区变粮区、粮区变景区、景区变园区,最终实现美丽蝶变。

    在瑞安的行程中,还有一处重点“名片”。今年6月,浙江省风貌办公布的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名单中,温州瑞安市忠义街社区入选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名单,成为瑞安首个创建成功的未来社区。

    忠义街社区位于瑞安老城核心区,是浙江省第四批旧改类未来社区创建项目,于2021年12月启动未来社区创建。对此,瑞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以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为导向,以“千年古县文化客厅,青春都市繁华市井”为总体目标,以现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居民生活社区作为打造蓝本,积极探索“千年古城+历史街区+未来社区”的多元融合创建模式。

    瑞安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忠义街未来社区创建以‘留为基础’,推行‘能收则收、长租代收、既留房也留人’的模式,延续了老城的市井生活气息,浓厚了主要道路、节点的商业氛围。”

    据介绍,忠义街还定期举办中小型主题市集活动,重大节日举办大型节日活动,每年预计举办活动58场以上。同时大力发展社区低收入人群文创经济、月光经济、地摊经济,制定“一户一策”个性化帮扶方案,鼓励原住民、低收入人群创业摆摊。此外,社区还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再就业技术培训服务,目前已开办培训课程11次,举办直播推广、集中展示6次,带动创业就业230人,让忠义街实现从“社区—景区—致富区”的华丽蝶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 | 2023走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媒体采风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