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亚运之际,楼道CEO发挥专业所长教我们学英语说英语;小区垃圾房选址的问题上,‘社区合伙人’邀请大家一起想办法,不仅把难题解决了,还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9月13日,余杭仁和街道獐山社区举行“楼道CEO+小区董事会+社区合伙人”三项机制工作推进会,并表彰了近30名活跃在居民生活中的楼道CEO、监督达人、矛盾调解达人、信息核查达人等,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獐山社区是余杭仁和街道第一个撤村建居成立的社区,外来人口多、房后杂物堆积、停车难、绿化环境差等问题一度成为社区治理的“硬骨头”。今年以来,獐山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议”准则,探索建立楼道 CEO 、小区董事会、社区合伙人三项工作机制,构建出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楼道CEO: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都晚上10点多了,楼上还总是发出‘叮呤咣啷’的响声,我上去说了好几次都没起作用,后来找崔晓娜出面沟通,当天晚上就没有响声了,我们楼上楼下的邻里关系也和睦起来了。”自从烦心事化解了,张荣丽逢人就夸崔晓娜是个能人。
张荣丽是獐山社区清合嘉园东区的居民,她心中的能人崔晓娜是獐山社区通过居民自荐、业委会举荐、物业推荐、活动挖掘等方式选拔的楼道长,即楼道CEO。
“她既是楼道CEO,也是一名党员,遇到群众矛盾能认真聆听、客观评议、耐心调解,发挥着先锋作用。”獐山社区党委书记陈国强说,楼道CEO坚持“平时服务治理、战时快速响应”理念,以楼道为小区治理的基本单元,重点负责人员核查、政策宣传、楼道监督、纠纷调解、信息传递、困难帮扶等工作,将社区治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今年以来,像崔晓娜一样服务在生活圈,活跃在邻里互助第一线的86名楼道CEO们发挥自身人熟、地熟的优势,先后核实辖区常住人口11879人,发现安全隐患200余处,发放平安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不仅打开了与居民沟通的“心门”,还让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反馈、社区服务及时送达,打通了社区服务与治理的“最后一米”。
小区董事会: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金鼎阳光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原本设在小区大门口。但每逢夏季高温天,居民进出时总能问到一股垃圾腐味,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满意度。如何以党建强基固本,为治理赋能增效是獐山社区一直积极探索、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獐山社区建立起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共治小区董事会制度。该制度决定小区重大事项由党支部负责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协商决定。
“我们还建立‘党组织先议、三方协议、居民合议’议事制度,形成‘事前公开、事中跟进、事后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陈国强说。
在小区董事会制度指导下,金鼎阳光小区董事会组织三方会谈,重新对低碳小屋选址进行沟通商议,并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如今,小区业主心头的“疙瘩”化解了,社区7个住宅小区11处低碳小屋均全部投入运营,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社区合伙人:促进小区治理行稳致远
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之源。獐山社区积极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构建出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居委会为“组织者”、业主为“当家人”、物业公司为“大管家”、街道职能部门为“后援团”、党建联建单位为“共建者”组成的六方合伙人责任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工作格局。
仁和印象小区交付使用已经有15个年头,小区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尤其是小区出入口因地势下沉导致消防水管破裂、消控室线路损坏,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为此,业委会第一时间联合物业、社区、业主代表、物管办、消防大队、水务公司进行现场踏勘,量身制定维修方案,动用专项维修资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獐山社区依托“社区合伙人”化解矛盾纠纷36起,回复信访件15件,警源案件与访源案件均大幅下降,并获得“浙江省民主法治社区”称号。“楼道 CEO +小区董事会+社区合伙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成为“幸福獐山”治理中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