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宁市马桥街道明士达智慧垃圾投放站正式落成。和普通生活小区内的垃圾投放站不同的是,这座楼宇垃圾投放站不仅颜值高,“内涵”也十分丰富,原来,它是采用无废低碳理念,通过3D打印建造而成。
近日,记者来到马桥街道丰收路与海昌路路口,只见这座3D打印垃圾投放站就放置在明士达大楼北侧,丰收路路旁的显眼位置,外观以编织纹中的藤条交织交错为灵感,整体风格呈现出现代简约时尚的特点,频频吸引过往路人的目光。
“别看这么现代化的垃圾投放站,其实我们真正现场使用吊机进行拼装时间只用了不到一天。”明士达智慧垃圾投放站建设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全要归功于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3D打印固废混凝土技术。
3D打印固废混凝土技术即运用建筑垃圾、工业废物等再生原料,通过大型工业级3D打印机在工厂内完成结构件打印。“我们先要对垃圾投放站外观进行3D建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出的模型,将建筑垃圾、工业废物磨成粉按照30%的比例嵌合进原料中,进行一体成型打印。”明士达智慧垃圾投放站建设方告诉记者。
3D打印完成后只需等待约一周时间,让打印出的结构部件硬化至标准牢度,即可运送到现场进行拼装。这样的建造方式能够极大的降低现场施工带来的扬尘和噪音污染,更加绿色环保,整个建设周期也更短,而建筑的牢度却和使用钢结构或砖混结构的普通垃圾投放站没有任何差别。
小小垃圾站,内有乾坤。在占地面积26平方米的垃圾站,还设有AI刷脸智能垃圾投放、自动换桶、机器人称重、自动除臭等多种智慧化功能,同时配备了洗手台,内部软件配套比普通小区内生活垃圾投放站更智能。
“我们在垃圾投放站内部软件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楼宇垃圾投放的特点,采纳了无人化的设计方案”。明士达智慧垃圾投放站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就拿自动换桶和机器人称重来说,以往传统的垃圾投放站换桶、称重等步骤都需要专人在投放时间进行管理,而在垃圾产生量多且速度快的楼宇中,智能化的投放系统能够省时更省力,投放效率也更高。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3D打印的明士达智能垃圾投放站目前已经进入内部智慧化软件调试阶段,随时具备交付启用条件。此前,丰收社区积极申报省级第二批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并和浙江明士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绿色低碳共建协议,而建设3D打印垃圾分类箱房就是协议内容之一。“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明士达大厦智能垃圾分类箱房旁增设一系列绿色低碳元素,让“低碳绿色”理念真正融入居民生活。”马桥街道丰收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晔向记者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