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市大陈镇助联体服务站、大陈社工站联动大陈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陈镇侨联、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大陈镇北山府村两委,开展“关爱老人·送照片下乡”公益活动,为村里40余名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拍摄照片服务,受到村民的好评。
义乌市社会救助联合体(简称“义乌市助联体”)成立于2022年11月,与义乌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共建,建设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融合打造“一窗四区”,设置1个咨询服务综合窗口、4个功能区(办公区、培训议事区、成果展示区、群众体验区),实现服务、展示、培训、体验等多项功能。
义乌市助联体通过1331模式,聚集困难群众需求、链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力量,构建“弱有众扶”新格局。即通过“一件事”联办,完善集成化、清单化、标准化的三化服务制度,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通过串联乡镇村社、并联单位部门、贯联社会组织,三联共建,达到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资源统筹的目的;通过打造“义起救”和“一镇一品一街一特”救助服务品牌,提供切合需求度、专业化和常态化的服务,全力打造“浙有众扶”金名片。
聚焦高效救助,构建“整体智治”组织体系
义乌市助联体高效协同强化“引擎”,横向联动民政、建设、医保等20个部门救助帮扶单位、16个协助推进部门和社会力量,纵向贯通镇(街)、村(社),形成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义乌以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义乌市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实现市、镇(街)、村(社)三级全覆盖,三级联动打造“阵地”。
定期开展联席会议重新梳理集成“三张清单”,现梳理力量清单20个部门15个入驻社会组织、政策清单涉及20个部门的58项政策、服务清单共6个类别12个项目,三张清单集成升级“体系”。
聚焦智慧救助,搭建“一键救助”数智场景
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和多跨应用,义乌市助联体将省14个联办事项拓展到30个困难群众救助事项,整合打包成“一件事”集成实施,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一体化”场景应用,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困难群众“水费减免”线上直达、“用水预警”。今年1至8月,累计减免水费10万余元、水量3.5万吨,处理用水预警300余次,均得到及时解决,未发生意外情况。
义乌是全省救助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该市以社会救助“谁该帮”为切口,在全国率先开展“现场办”救助审批改革,实现救助审批“现场办、提前办”,利用前置核对,在受理的同时即生成含18项信息的初核报告完成初审公示,推动审批效率由23个工作日压减到最快7天。3月,“现场办”应用在浙政钉上架,办理新增审批122户166人。4月,这项改革在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中作为典型成果展示。
聚焦温暖救助,打造“多元帮扶”特色服务
义乌市助联体还通过打造市级“义起救”综合救助品牌和“一镇一品一街一特”的特色救助品牌,实施精准帮扶,实现协调配合、良性互动、有效对接,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务,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
目前,义乌市级助联体服务项目有基本保障、圆梦微心愿、善居工程、“善行孝义”慈善创投等。其中,“基本保障” 项目通过完善救助机制、下放审批权限、数智应用智慧救助、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做到主动救助、精准救助。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救助补贴9200万元。
“圆梦微心愿”项目,集中开展了“敲门问需求 服务暖人心”活动,依托市、镇街和村社三级助联体,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收集困难群众微心愿及急难愁盼需求,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已收集困难群众需求2718个、微心愿523个,目前已解决有效需求1580个、完成微心愿235个。
“善居工程”项目,是“七优享”工程“弱有众扶”专项的重点任务,以围绕低保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实际需求进行“一户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根据各家庭的交通、房屋类型、生活习惯等,为每户打造个性化实施改造,满足低保家庭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目前已完成30户低保家庭改造,他们的居住环境都有明显改善。
“善行孝义”慈善创投,今年已实施12个项目,涉及助医、助困、助学、扶老等民生领域,打造了“无声主播”“故事主播”等面向困难群众的特色直播间,以慈善创投助推困难群众“共富梦”。其中,“梦工厂文化助残就业增收提升项目”被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及省地市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融合商业与公益探索助残造血新模式”入选“全省百个助残共富好案例”。
镇街助联体服务站服务项目有共富橱窗、社工陪你过生日、浴享计划等。义乌城西街道助联体服务站通过“共富橱窗”“幸福来敲门”等暖心项目,锚定“助联体”建设标杆,绘就“纾困+共富”温暖底色。通过链接爱心企业提供场地帮困难群众展示和销售产品和借助媒体宣传、爱心接龙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增收。“共富橱窗”已为该街道内低保户销售高粱酒1300斤增收2.34万元,西瓜4000斤增收6400元。
福田街道助联体服务站通过“社工陪你过生日”项目,为部分当月生日的困难群众举办生日仪式,送上生活用品和祝福,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体贴和关爱,感受生活仪式感和生命意义,积极面对困难,对共同富裕的生活充满信心。今年已开展专项活动17次,服务约36户家庭。
廿三里街道助联体服务站通过“浴享计划”项目,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洗澡不便问题,引进专业助浴团队开展助浴服务,与其他镇街助联站联合开展困难失能人员的助浴服务工作尝试,上门助浴“澡”回幸福。项目至今已有36人次享受到纯公益的助浴服务。
下一步,义乌市将全力推进“助联体品牌项目运维”试点,锚定“助联体”建设标杆,绘就“纾困+共富”温暖底色,为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