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春风书单丨9月,亚运如约而至,阅读本身就是一场长跑

    潮新闻 2023-09-08 07:36全网传播量7676
    00:00
    00:00

    春风书单导出_画板 1 副本 7.jpg

    9月,秋风与书香同来。上海书展与南国书香节都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马上,杭州亚运会也将如约而至。今天,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就在西湖涌金公园广场举行。

    最近的新书中,有旅途与远方的呼唤:《寻找香格里拉》 《飞过城镇与乡野的鸟》《不情愿的照护》;也有百年家族变迁,历史尘埃的浩叹:《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个家族的电影史》《太后西奔: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乌鸦湖》成了“黑天鹅”,这部长踞加拿大畅销书排行榜75周的作品,为55岁正式出道的玛丽·劳森赢得了“近十年最好的加拿大小说家之一”的美誉,也正式飞来了中国。路内的小说《追随四部曲》也迎来全新再版。其实,就如激情四射的亚运会永远令人期待一样,阅读本身就是一场贯彻生命的长跑。

    【虚构类】

    寻找.jpeg

    《寻找香格里拉》,阿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7

    茅奖得主、《尘埃落地》《蘑菇圈》《云中记》作者阿来最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世界著名探险家、植物猎人约瑟夫•洛克寻找、发现香格里拉的传奇。上世纪二十年代,约瑟夫•洛克以植物学家、撰稿人的身份辗转来到中国云南,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沿途不断发现中国西南美丽且丰饶的植物、山川湖泊之美,蓝天白云下淳朴的生命,并把香格里拉之美传递给了全世界。

    化蝶1.jpeg

    《化蝶》,哲贵,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8

    《化蝶》仍然是哲贵文学地标信河街上的故事。越剧团里,新团长剑湫要改编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将悲剧变为喜剧。梁山伯不必死了,他要与祝英台“私奔”。

    当演员被抛掷到舞台这个小世界中,面对全新的祝英台时,出现的无措与彷徨,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坎坷。而她如何理解新角色,适应新角色,成为新角色的过程,也正是超越自己的局限,令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成为化茧成蝶的力量。

    追随.png

    《追随四部曲》,路内,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8

    “追随”系列是一个工厂子弟路小路的史诗与年鉴,讲述主人公1990到1999年的十年间,在自己的故乡、三线小城戴城想离开而不得,清醒地梦游醉旅于人生之途的故事。从1990年亚运会,到1999年新千年到来,戴城从县级市变身为拥有国际开发区的淘金之地,历史的重量亦赋予人物的命运以形式。总体量70余万字,多达240余位人物穿梭般活动在这一鸿篇巨制之中。

    小说家路内的经典套系,每次重读都让人赞叹不已。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新版“追随”系列首次以其完整面貌呈现,更好地体现出小说家路内的独特语法。

    幽.jpeg

    狼.jpeg

    《幽暗》、《狼踪》,韩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5

    两部南京作家韩东的中短篇小说集子。翻开《幽暗》的第一篇《我们见过面吗》,就嗅到了熟悉的韩东回来了。“2001年,我在L市住过一百天。不是去出差,也不是旅游,只是租了一间房子在那儿待着。“

    “不动声色的文字,像刀片缓缓游走,那些放逐的人,沉浮的人生,所经之处,人性冷暖,伤痕累累,皆在此间。韩东现在的文字几乎是温暖的,俗世的,其间又迅速向幽暗之境走去,萍踪飘忽,人生的轻与重在韩东的小说里反复切换,切换出曾经先锋的作家,如今的文坛”老炮儿“韩东的生活态度。不管生活赠予你什么,”临窗一杯酒“,还是那个写小说的韩东。

    撞空11.webp

    《撞空》,宥予,上海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2023.8

    2020年新年之交,在一连串意外事件之后,男主人公何小河放弃登上回乡奔丧的飞机,切断了与有生活的“好人”世界的联系和信息来源,纵身一跃,跌入一段难以想象的流浪人生。他的前女友曾对他说:你没有生活。“做泡椒凤爪时我一直不服气,我生活挺认真的。“

    在这个长篇处女作小说里,作者尝试呈现那些对世界、社会、情感、家庭、生活有新理解的年轻人。那什么是新理解,或者说什么是新处境?比如小说名为“撞空”,一个年轻人突然朝着自己辛苦构建的生活的边界撞了一下。他的处境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边界拦住他,只撞到一个空,惯性让他一直滑落。撞空也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个名叫宥予的年轻作者应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他的语言能迅速抓住读者与作者一起在他发丝一样的敏锐和忧伤里沉沦。比如,“月球上一根头发都没有”这样的句子,你会被惊艳到。

    正如贾行家所言:一个人会对世界感知得太深而无所适从。是这样一本90后青年的漂泊之书。

    《再见,星群》.png

    《再见,星群》,王苏辛,译林出版社,2023.8

    90后当代青年登场了,看看他们的星群。八个中短篇小说,照例还是以小说集子的形式。90后作家王苏辛写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网红、主播、直播、各种考试、房子、健身、创业、换来换去的工作、一线城市或十八线县城,故乡或异乡、以及聊天纪录里的生活……所谓90后的“远大前程”到底是什么?被其中的一句话打动:“我们都是普通人,我希望你不要轻视普通人”。

    仅此而已,但是当90后煞有介事地向这个世界喊话:要有一帮人一起热热闹闹地活,我们还是稍觉惊讶。于是大家都释然了,是的,都是一样的,一样也不会少。

    【非虚构类】

    素锦1.jpeg

    素锦的香港往事》,百合,中华书局,2023.8

    素锦是一个现实存在过的人,如果没有流落在民间的四百多封信,她的故事也许永远不会为人所知。素锦写给家人的信,从1956年10月5日开始,到1976年12月12日结束,共326封,跨度20年。这个女人戏剧性的人生历程引起了作者的唏嘘感叹,本书把素锦在香港的生活按主题以横截面的形式展现,引发读者对素锦命运的关注。我们能在这本书中看到香港与上海两地的历史变迁,体会到历史对小人物命运的操控,也能窥见中国式家庭的独有特色,以及一位香港普通小市民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


    不朽1.jpeg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徐海蛟,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7

    落魄,加形容词:不朽的。书名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对撞。作者徐海蛟称之为“命运的戏法”。此书写的是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一群旷世的“失败者”,十三种非主流的选择。如果陈列他们的名字,你便明白为何他们的落魄可以贯之以“不朽”,他们是:吴敬梓、姜夔、蒲松龄、徐渭、顾炎武、李贺、唐寅、张岱、王冕、温庭筠、杜甫。

    我们时常会探讨什么是人性的高贵,什么是贵族精神,《不朽的落魄》则是想告诉当下的年轻人:人生的路并非主流认定的那一条,生命还有更多可能。比如张岱,这个江南公子哥儿,中年之后深山避难内他不去死,他铁了心要给那个灭亡的时代留下“魂魅”,写一部自己的明史,他因而不朽。

    1000.webp

    《一个家族的电影史》,许金晶 孙海彦,文汇出版社,2023.8

    一个家族,三代艺术家伉俪,戏剧、影视的艺术血脉温情流淌。如光影般描绘了中国电影和戏剧发展史上极为独特的艺术传承佳话。

    《一个家族的电影史》讲述家族三代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的故事,从写意戏剧观到对历史与时代生活的观照,以口述访谈徐徐展开这个家族的艺术传承历史,并以黄佐临、黄蜀芹、郑大圣等家族代表一手创作的文字,袒露对时代真诚敏锐的观察、对生命富于温情的关怀、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打磨。

    正如许金晶所说,这本书聚焦的这个艺术世家,在百年中国史进程中的每一个转型时期与转折时点,都贡献出了极具史料价值的重要艺术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与体味这个家族的艺术传承历史,就是在体味我们这个国家在曲折中前进的坎坷历史。

    飞过城镇的鸟.jpeg

    《飞过城镇与乡野的鸟》,【英】威廉·亨利·赫德逊 ,花城出版社 ,2023.7

    这本书带我们这些忙碌的凡人庸人们,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主人翁是鸟。你愉悦地读着读着,忽然发现,我们这个人类世界,其实也并不比它们那个鸟类世界重要。那个世界里,也饱满着生命、爱和情绪。

    著名博物学家、鸟类学家、生态学先驱威廉·亨利·赫德逊观览英国田园风光后描述鸟类生态的首部作品,生动呈现了英国鸟类的育雏、聚会、交友、迁徒,沉痛讲述伦敦兴盛亡鸟贸易、戮禽剃毛羽绒制衣等历史,并为探讨鸟类保护等各种问题举引证之事例。

    赫德逊以超越当时人类范围的见识,深入观察英国鸟类,得以看到了大自然的真实面目,被泰戈尔誉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散文作家”,他的细微感知力、优越的文字表达,让其笔下的鸟类生态故事多姿多彩,读之如身临其境般与鸟类亲近,游历英国乡野,融入大自然的精神家园。

    《太后西奔: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谭木声,新星出版社,2023.7

    1900年庚子事变,清廷太后“西狩”。这一独立的历史事件,却关乎中华社会的历史走向。作者以大历史的视野,小切口进入,使用新的研究材料,以丰富的细节展现这场起于一家一姓私怨、终于家国命运的大动荡。其间穿插晚清最后二十年的政治纠葛、人物关系、满汉冲突,在国际环境和民间宗教的背景下,呈现历史的生动,人物的鲜活,命运的悲剧。太后西奔关系万千重,晚清最后二十年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在这里都看得见说得清。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夏晓虹,商务印书馆,2023.4

    秋瑾是二十世纪中国最知名的女性之一。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就义后,百年来,她一直为世人普遍熟悉与关注,真正当得起“活在人们心中”。对其33岁短促一生的研究早已硕果累累,关于秋瑾的讨论与叙述却一直不曾停歇。

    作者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视野论述秋瑾,细致描摹出秋瑾的传奇人生,浓缩式地再现了近代中国激荡的思潮更迭和演进态势,借以呈现隐含其间的百年政治风云与学术潮流。

    【翻译类】

    乌鸦湖1.jpeg

    《乌鸦湖》,【加拿大】玛丽·劳森,陈磊译,译林出版社,2023.8

    玛丽-劳森被称为是近十年最好的加拿大小说家之一,她以爱丽丝-门罗的简洁,书写普鲁斯特般的失落与遗憾。

    动物学家凯特·莫里森是家族中唯一通过求学走出乡村的人,在通往未来的坦途上,她试着埋藏苦涩的过去,不愿提起故乡乌鸦湖的一切。但一封来自乌鸦湖的信,迫使她北上而归,回到那片冰蓝色的天空下,面对自己人生的原点:她的家,她的三兄妹,他们在一场死亡和一连串悲剧之后所做的抉择。而那些抉择背后的真相,她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

    小说细密书写家庭中的理解与误解、牺牲与付出、怒意与愧疚,映射城市与乡村的疏离、教育之于人生的意义等更加广阔的背景,最终落脚在人性:于严寒空旷的北国原野中,《乌鸦湖》述说着个体的坚韧、智慧与善。

    不情愿的护照.jpeg

    《不情愿的照护》,【英】不情愿的照护者,万洁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8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某一天,那个电话告诉你,你需要放下手头的一切,回到父母的身边,去照护他们可能已近终点的晚景。就像作者所言,这类电话迟早会来,才不会管你的“旅途“正行至何处。问题在于,你有多心甘情愿接受这件事。

    “照护父母“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爱化为灾难,正如它轻而易举地将灾难化为爱。

    这部匿名者写的非虚构日记体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残酷。在日常生活的不堪与琐碎中,疲惫与绝望交替登场。这一本书带给我们的灵魂冲击,正如死亡本身。

    批判性思维.jpeg

    《批判性思维入门》,【英】马丁·科恩,江丽泽,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8

    这本书对你来说或许是一个新世界,比如其中有一个章节:从程序员那里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

    我们很多人或许不得不承认: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或许缺了那么一点批评性思维,于是生活中我们容易人云亦云,或左右摇摆,正因为我们离一名批判性思考者还差那么一段距离。而批判性思维事关切中事物的要害,对问题持有怀疑性的敏锐嗅觉,通常更加仔细地审视一切事物。

    这是一部视野开阔、通俗易懂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前四部分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信息冲击,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征,批判性思维与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关系,如何进行批判性的听说读写,如何辨识和构建真实生活中的推理和论证等。最后一个部分介绍了常见的逻辑谬误、历史上知名的批判性论证。

    美国医疗1.jpeg

    《美国医疗的社会变迁》,【美】保罗·斯塔尔,史文轩 许朗宁 闵云佩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8

    本书的内容上至18世纪中期下迄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讲述了美国医学如何从群雄逐鹿乌烟瘴气的荒蛮时代,一跃而成为今时今日这般专业化程度高、规则完备、保障充分、创新能力强的复杂体系。

    在这本书中,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与公共事务教授保罗·斯塔尔不仅追溯了美国医疗保健现行制度和政策的起源,还追问了那些在发展中或自行消亡,或遭到废除,或受到阻碍的制度和政策的命运。对于关切不同的读者,他兼具结构性与历史性的分析都有助于阐明美国当前医疗体系的困境,甚至是普遍的医疗困境。这本书帮助你了解美国社会的另一面,也将带你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医学世界的异彩纷呈。有人士认为,也许美国这几百年间曲曲折折的探索之路可以为中国医疗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历史镜鉴,让我们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体系建设方面少走一些弯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