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暑期潮实践·50强 | 龙泉宝溪支教,感受青瓷的魅力

    潮新闻 2023-09-05 09:18全网传播量10.3万
    00:00
    00:00

    今年夏天,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迎来了一群“老朋友”——浙江科技学院塔石支教团队的师生们,他们在此开展了十天的支教和调研活动。

    创趣味课堂,展支教力量

    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讲的轻松有趣,是本次支教的难题,除了教授课本内容外,团队成员们结合课本为孩子们准备了趣味实验课、羽毛球课、风筝手绘课等课程,希望孩子们能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塔石支教团队在宝溪乡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拒绝校园欺凌,筑牢青春防线”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如果真的遇到了校园霸凌,我会适当的求饶,同时冷静下来,趁机逃跑,再报告老师。”陈舒航小朋友说道。

    寻浙西南红根,筑青春之火炬

    浙科塔石支教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前往溪头村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革命历史馆,开启红色宝溪的筑梦之旅,追寻党史红色足迹,传递文化温暖。

    “我们要把红色精神传递给红娃们,要更注重党史宣讲,把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故事讲好。”塔石支教的带队老师崔志鹏表示。

    来到革命历史馆,塔石支教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重温了这里曾经的红色故事,包括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以及粟裕六进披云山等,通过这种方式向乡村孩子们传递了党史红色精神的基因。

    成员们还前往披云山重走革命路,回忆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同学们对村里的老党员进行了采访,这些老党员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见证着溪头村一路的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老党员张则文说道。

    云上千里,助推乡村振兴

    塔石支教团队还有幸采访到了浙江省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浙江云上千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易长安,一起探讨乡村振兴的赋能之道。“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困难会永远存在。”他提到,年轻一代是未来,更应该是乡村振兴文化赋能的主力军。

    龙泉青瓷是中华民族灿烂青瓷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千年的智慧。塔石支教团队在古龙窑见证了龙窑的点火仪式。“一拜天,二祭地,三敬窑神”随着三声吆喝声,窑匠们三拜窑炉,感恩溪头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祈祷烧窑顺利。窑匠们从匣钵取火,将饱含热爱与希望的火种送入窑中,点火仪式顺利完成。

    经过四天五夜的烧制,7月15日9时58分,成员们重回古龙窑,见证开窑,一个个余温尚存的匣钵被捧出,一件件釉色精美、古朴庄重的青瓷揭开了的面纱。

    为了更好地了解龙泉青瓷制作工艺和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塔石支教团队采访了金品古龙窑00后的传承人金宏杨。

    “青瓷代代传承,宣传的重担落在我这辈年轻人身上。我们要在龙泉陶溪川打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创业空间,宣传我们自己的品牌。”金品龙窑的青瓷传承人金宏杨从小在窑边长大,祖祖辈辈都从事着青瓷行业。年仅20岁的她从祖辈手中接过了龙窑事业的接力棒,继续传承发扬“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这一世界非遗文化。

    宝溪的竹建筑融合了传统建筑工艺和来自8个国家的11位大师们的设计巧思,浙科塔石支教团队与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宝溪国际竹建筑群,一览宝溪竹建筑的独特风采。双方团队的同学们互相交流知识,感受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的美感。

    为更进一步了解宝溪乡的竹建筑文化,团队成员拜访了龙泉市宝溪乡团委书记陈伟,陈书记告诉他们:“这些竹建筑结合了龙泉青瓷最经典的三个青瓷器的造型,从设计到落地花费了3年,竹建筑最终成为了我们宝溪一张面向世界的名片。”

    情燃薪火,梦启韶华

    塔石支教的成员们应邀在溪头村中的大礼堂与村民们合作办一场告别音乐会。

    激情四射的鼓舞《好日子》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师生合唱《你曾是少年》追忆了少年时代的青春飞扬,欢快的齐舞串烧将这场晚会的气氛带向高潮。随着支教团队所有成员合唱的歌曲《再见》的尾音落下,这场告别晚会也正式落下帷幕。

    此刻,欢声笑语伴着夏日的蝉鸣点缀溪头村的夜晚,一切美好与憧憬在所有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浙科塔石支教团队参观了龙泉青瓷博物馆。这些青瓷跨越千百年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安静地躺在展台中。走出博物馆,向西4公里,他们来到了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周边的环境在不断变换,而这其中亘古不变的是龙泉市浓厚的青瓷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大学生暑期潮实践·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