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商业空间,亦是共享文化天地

解放日报 吴越2023-09-04 22:33全网传播量3081
00:00
00:00

“外滩最美穹顶”引得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漫步上海城市中心,各类商业空间争奇斗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尤其是在黄浦区,从南京东路到外滩,从新天地到思南公馆,当富有历史人文色彩的老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总能给喜爱“城市漫游”的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有意思的是,这些坐落在城市最“金贵”处的商业空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放,将广场内庭、公园绿地和优秀历史建筑开放给市民、游客,通过丰富的文化潮流活动导入,与人们共享城市的美好。

“外滩最美穹顶”,点亮商旅文新地标

南京路步行街,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如今,从步行街前往外滩的路上,想要一睹夜上海风采的人们很难不被一座玻璃穹顶所吸引。作为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的标志性项目,外滩中央广场由中央商场、美伦大楼、华侨大楼和新康大楼4幢历史建筑组成,建筑群顶部加盖的玻璃穹顶所带来的奇妙光影效果吸引着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停留,也被人们称为“外滩最美穹顶”。

通过主题活动与常态化的市集活动相结合,外滩中央广场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多元化功能与消费体验,丰富了南京东路—外滩商业街区的功能和形态,逐步成为上海全国文旅打卡地、商业市集的潮流地、公共文化的集散地。

穹顶光影收割一大拨“点赞”

4幢历史建筑的错落分布,让外滩中央广场形成了独特的十字形内街。如何在丰富项目新老建筑群体空间设计语言的同时,营造舒适的城市休憩空间,让市民既能享受室外空间的轻松惬意、又能挡风避雨,充分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亲和作用?外滩中央广场的答案是:为这片建筑群加盖玻璃穹顶。

上海外滩投资集团商业总监、上海中央商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璐云介绍,玻璃穹顶面积将近4000平方米,钢结构重约500吨,设计灵感来源于意大利米兰著名的埃玛努埃尔二世拱廊。由于穹顶连接着4幢高低不等、间隔距离不同的不对称性历史建筑与新建建筑,建造难度很高,为满足对称性,穹顶上近2000块不同尺寸的玻璃均是经过精准计算、独立切割成形并安装。

阳光下,三角形玻璃会在地面和4幢大楼外墙投下光影,随日出日落迁移,仿佛演绎着时光的变换。到了夜晚,通过玻璃穹顶安装的12000盏炫彩LED灯珠,联动老建筑的墙体和炫酷的裸眼3D大屏,外滩中央广场内又呈现出了一个多媒体展示的立体空间,通过历史建筑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为市民、游客奉上光影演绎。白天的晶莹通透与夜晚的流光溢彩所营造出的不同氛围常引得人们举起手机拍摄,发布到社交平台收割一大拨“点赞”。

依托“外滩最美穹顶”及开放空间,外滩中央广场商管团队还打造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市集活动。如,德国圣诞市集已成为每年圣诞期间沪上热门打卡地,去年成功登上抖音同城榜第一讨论话题。2023年春暖花开之际,春游会活动在穹顶下揭幕,结合了新奇感、氛围感与社交感的市集满足了年轻消费者们对场景体验式消费的需求。

体验在外滩运动的独特经历

穹顶之下,十字内庭“变身”为开放式广场,也常常结合项目内品牌商户优势,举办潮流、艺术、生活方式等活动,让人们在消费之余获得更多精彩体验。

2017年9月开业至今,耐克旗下乔丹品牌全国旗舰店——“Jordan 139 Nandong旗舰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球鞋爱好者慕名打卡,暑期客流达每日4000人左右。超高人气源自店铺的独特性,负责人田建俊介绍,作为乔丹限量版球鞋首发门店,每次球鞋发售活动都会吸引上千人参与,其中60%以上的球鞋迷都来自周边省市。

得益于外滩中央广场内庭的宽敞空间和光照优势,品牌也在商场的支持下举办了各种回馈粉丝的活动。“上半年,我们在内庭搭建了篮球场,举办了‘突出重围’篮球挑战赛,让几百名粉丝感受了一把在外滩打篮球的独特体验。9月1日,我们还在内庭举办了店铺周年庆活动。”田建俊说。

位于美伦大楼4楼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则是沪上乃至全国爵士乐迷眼中的艺术标杆和到沪必打卡欣赏爵士乐的艺术文化殿堂。作为美国林肯爵士乐中心在境外设立的唯一分中心,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常年有世界一流水准爵士音乐家的驻场轮演。而在林肯爵士生活节等公益艺术活动举办时,乐手们还会走出室内舞台,来到穹顶下的广场大舞台,近距离地与更多乐迷和市民、游客在音乐中互动交流。

欧阳璐云表示,通过林肯爵士生活节、周末街头艺人演出、演艺大世界广场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市民与艺术家可在商场“不期而遇”。“不拘泥于传统的演出模式,让‘艺术遇见商圈’,我们希望把优质文化内容送到群众身边,让市民在家门口、广场上感受艺术魅力。”

在上海黄金地段,栽下文学艺术之花

与三五好友同行,漫步城市街头,欣赏老建筑、逛特色店铺……近年来,CityWalk(城市漫步)的火爆有目共睹,成为年轻人探索城市的新方式。而在上海,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思南路正是人们不愿错过的热门CityWalk打卡地。

漫步在风情万种的思南路上,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风情建筑画卷徐徐展开。思南路、复兴中路交界处,保留了成片花园洋房的思南公馆更是其中的靓丽节点。投资运营方上海永业集团秉承“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原则,历经10年艰苦保护,于2010年完成思南公馆的修缮改建,将商业、办公、酒店、住宅等现代功能有机融合其中。

十多年来,思南公馆不仅成了上海城市更新的一张名片,更凭借着“文化思南,城市空间”和“公共互动,开放包容”的运营理念,培育了思南读书会、思南赏艺会、思南城市空间艺术节、思南露天博物馆、思南夜派对、思南迎新季等一批品牌项目。每年举办的600余场活动润泽人心,在上海黄金地段栽下文学艺术之花,传递着城市温度。

读书会,周末的“最佳打开方式”

不久前闭幕的2023年上海书展上,首次亮相书展的“思南文学之家”吸引了许多目光。以“开卷有得,满室生光”为理念打造的“思南文学之家·阅读之光”为公众带来了16场读书会活动,也为人们提供了可休憩交流的公共阅读空间。

在不少市民心中,思南与阅读早已密不可分。如果说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是出版人和读书人一年一度的盛会,那么思南读书会和思南书局的出现,则在年度文化盛会的同时,为爱书人增添了常态化文化聚会的可能性。2012年,上海国际文学周在思南公馆开设了文学对话和作家讲座分会场,读者秉烛夜游、手不释卷的场景让参加活动的作家们纷纷感慨,这里的氛围这么好,能不能策划一个常态、开放、免费的读书会?为了让读者能体验到上海这座城市为他们度身定制的文化新体验,2014年2月15日,思南读书会应运而生,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思南公馆承办。

不做简单的报告会,而是围绕一本书一个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和深度对话,以专业和品质见长的思南读书会一办就是9年,至今已举办超过420期。思南公馆副总经理范美辰介绍,9年多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彼得·汉德克、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张炜、毕飞宇、格非、金宇澄、孙甘露等1500多位嘉宾与7万多名读者共同见证了一场场风雨无阻的文学与思想盛宴。

以书会友,看见实体书店之美

除了51栋花园洋房,思南公馆还有露天长街组成的宽敞空间,这片室外开放街区也常年举办市集、演艺活动向公众开放。秉持着“打造上海书店与爱书人的‘家’”的理念,去年9月30日至10月3日,思南公馆举办了首届“上海书展·美好书店节”,邀请超过90个具有城市代表性的美好书店、出版相关机构和文创生活品牌参与,一同打造“阅读+文艺”的社交新场景,4天活动共吸引超过6万人次参加。

今年4月28日至30日,同一片场地,“美好书店节之思南淘书季”的举办又让许多书迷“坐不住”了。延伸“上海书展·美好书店节”的概念,“美好书店节之思南淘书季”与上海旧书店、多抓鱼、怡心斋、思南书局等合作,带来了一个以“淘书”为主题的生活市集、一场“旧物新鉴”特别展览和三天音乐时光派对,集“淘书、音乐、文学、文创、展览、咖啡、拍卖、花卉、讲座”于一体。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二手书店——多抓鱼首次走入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充分利用思南公馆的场地特色,创造了限时3天的“弄堂书市”,带来3000余本经翻新、消毒处理的优质二手书,吸引了一众粉丝。

“不久之后,大家又将在上海城市中心邂逅一座具有生活气、活力感、松弛感的‘思南露天书店’。”范美辰表示,第二届“上海书展·美好书店节”将于今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如约而至,届时将邀请超过130个展商参与,打造特色书店、影像、黑胶影音、互动工作坊、艺术文创、露天运动、咖啡美酒茶饮等七大区域。现场还将带来3大演出点位、1个展览空间、1个演出剧场,打破书店的围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读者,让更多人在思南遇见美好。

时装周水上秀场,变身市民活动场地

提到上海新天地,在经典石库门建筑和丰富的时尚购物选择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相信不少人的回答还会加上一条,宝贵的“城市绿肺”。

从空中俯瞰新天地区域,既能看到引人入胜的历史建筑群,也能看到企业驻扎的高端商务办公楼,有新建住宅区,也有集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而位于中间位置且占据了相当面积的,则是有着“城市绿肺”之称的太平桥公共绿地。

绿地免费对公众开放,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片早在20年前就大胆留出的开放生态空间不仅提升了区域的整体价值,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城市绿肺”邂逅潮流活动

太平桥公共绿地北至湖滨路、南至自忠路、西至黄陂南路、东至吉安路,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约为9419平方米。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公共绿地一度走向“荒野化”,密林区乔木规格大、密度高,草池区和沿岸周边道路绿化色彩都较为单调。2021年,为了让这片“城市绿肺”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黄浦区对其进行了整体景观改造提升。

对于滨水空间,人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为了还人们一片清澈的湖,改造方采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种进行底质改良,通过微型生物投加方式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促进了沉水植物群落的生长及系统的恢复稳定,有效改善了水质。同时,相关部门解决了湖体结构的陈旧和渗水情况之后,对湖中音乐喷泉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了大型景观音乐喷泉——新天地之眼。

如今,绿地簇拥着太平湖湖水,弯曲的湖岸环绕成一条美丽的弧线,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游客顺着花岗岩条石铺就的岸边小道,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瞻仰。在红色新地标汲取精神动力后,人们还可以继续沿湖滨路漫步,在不同季节邂逅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潮流活动。

在咖啡之都上海,与咖啡有关的活动总是备受欢迎。在周边商务楼办公的许小姐说,6月在此举行的小红书咖啡生活节汇聚了30多家精品咖啡馆,带来了多款富有夏日风情的专属咖啡特调饮品,令其印象深刻。“在城市转角,和奇妙宠物碰个面。”8月上旬举办的小红书首届“马路生活节”也选择了草坪区域,为喜爱“毛孩子”的市民、游客带来数场都市奇妙宠物派对。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共吸引了百余位宠物博主、30余家宠物用品品牌,每场参与人数近5000。

光影水上秀场持续迸发新活力

在时尚地标新天地,每年“时尚浓度”最高的时候,莫过于春秋两季上海时装周举办期间。作为上海时装周主场的新天地,早在2012年便率先搭建了沪上首个水上专业秀场,将国内外风尚潮流与绿地湖景碰撞融合。

上海时装周已走过21年,“光影水上秀场”魅力依旧,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与内涵。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举办的2023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水上秀场外立面采用幻彩3D材质与时装周趋势画面相融合,夜幕降临后更有燃情灯光秀点亮城市夜空,吸引潮人打卡。秀场序厅内,自然生态与科技未来感相叠加的展陈布局充分烘托品牌理念,秀场数控灯光、定制化秀道、超大尺寸多媒体大屏等一系列“专业装备升级”为嘉宾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观秀体验。

在为时装周提供载体之余,上海新天地还积极整合资源,凭借多元复合的商业布局将设计师资源延展到商业领域,融汇于一年两度的风尚季活动。其间,太平湖·湖心岛的公共空间联动新天地街区成为时尚潮人的首要打卡地,另有讲座、论坛、工作坊等多形式活动,激发参与者的激情与创造力。为充分满足观众需求,太平湖公园绿地还设置打卡空间,与光影水上秀场交相呼应,打造集五感体验、美学呈现和环保智能科技于一体的社交化空间。

时尚盛会有落幕时,创意灵感的火花却时时刻刻迸发着。秉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与社交目的地”宗旨,上海新天地不仅致力于构架中国原创设计力量成长、展示和交流共荣的专业平台,也希望为品牌、设计师、买手、专业院校和广大消费者营造一处丰盈自由的社交空间。

(原标题《“金贵”商业空间,亦是共享文化天地》)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