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9月底这几天,是夏运最后的尾巴,也是夏运最后的返程高峰。
作为杭州的运输枢纽之一,杭州东站这几天人流繁忙,每天进出的网约车车次也达到了高峰。杭州东站管委会初步统计,这几天网约车的车次,基本每天维持在2万到2.5万之间,已经是每日进出杭州东站出租车车次的近2倍。
不过,以往在杭州东站坐网约车的体验可说不上好。一来,杭州东站的扩建始于2009年,而网约车这个新事物在2013年才出现,当时的建设很难为没有出现的未来事物提早做配套规划;二来,杭州东站整体面积比较大,周边道路情况也相对复杂,网约车乘客找不到车、司机找不到人的情况难免发生。
正因此,一直以来,针对网约车的管理和服务,也是杭州东站枢纽管委会不断改进提升的重点。
吊牌、立牌、地贴……全方位标识引导
“对我来说呢,难免会有点担心出租车万一打不上怎么办,所以还是到站前先约个网约车。”下午4点多,宋先生从湖南怀化抵达杭州东站,刚出检票口,他转头看了看周边的导向路标,拖着行李往P西停车场走去。
宋先生已经是第三次因公出差到杭州:“上一次还是疫情前来的,和上次相比,现在的标识清楚多了。”
如今的东站抵达层,无论是挂着的导向标牌,还是立柱标牌,都已经进行了更新,明确标注上了P西和P1两个网约车停车场的方向。
“开始的时候,网约车量比较小,都在P1停车场。现在网约车数量多了,我们把P1和P西作为两个24小时提供服务的网约车停车场固定下来。”杭州东站枢纽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P1停车场是2019年9月开始启用为网约车停车场,P西停车场则是2021年3月启用,并在今年进行了扩大。
这两个停车场,一个在东广场地下,一个在西广场外,以往被乘客吐槽最多的便是通往两个停车场的标识不够清晰。
“我第一次来,在抵达层来回转了两三圈,才走对路。像现在这样,就清晰明确多了。”记者随着宋先生一路前往P西停车场,发现除了明确的灯光导向标牌,在西侧商业街的醒目处,还放置了多个立牌指引方向,地面上也贴上了方向指引路贴。
东站管委会创新举措,以“分流”思路对旅客出站流线重新梳理。在西转换大厅出站流线中实现第一次分流,部分旅客沿-1楼地下通道,直走步行至16号或16B号电梯前往地面出口或P西网约车区域;部分旅客通过电扶梯或步行至G层地面区域,在G层实现第二次分流。部分旅客在G层新风路、天成路路口步行出站;部分旅客继续通过电扶梯或步行至地面1层广场层,通过地面过街通道至P西网约车区域。在分流路线中,地贴、灯箱标识导引、临时展牌、墙贴等布置在关键位置、醒目处持续引导旅客。
扩大后的P1停车场,变化不小
P西停车场是露天停车场,以往最大的问题,便是碰到最近这种降雨与酷热交替的天气。
这几个月,P西停车场的风雨连廊进行了重新改建。一是拉长了连廊长度,从一个上客位增加了到两个;另是加装了风扇和雨棚,以应对高温和雨天。
不过,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P西停车场最大的变化其实还是在“软件”上。
一方面,网约车司机上厕所难的问题已经解决,停车场北侧目前不仅设置了厕所,还有司机的休息室,并提供简易的餐饮供应。
另一方面,是整个停车场扩大了一倍有余,并重新设计了车子的进出动线。
之前,P西停车场为了保障车道畅通,都要求即停即走。现在则划出了一部分的停车位,可供司机等待乘客。并且,进出的车辆统一由南面进,经过上客点从北面出。
“目前新的进出方案已经过了数次的高峰实测,效率比以往提升很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本P西停车场三个车道都可以进可以出,就导致车流显得很混乱,需要工作人员时不时进行引导;采用新方案后,车流方向变得更加合理,司机和乘客的反馈都很不错。
同时,停车场扩大后,直接连上了杭州东站西广场的过街天桥,乘客们可以从西广场直达P西停车场,不必再等红绿灯过马路。
工作人员在西广场上也放置了引导路牌:“我们也建议乘客从西广场前往P西停车场,人流相对不拥挤,天气好的时候西广场风景更是不错。”
P1停车场正在测试“黑科技”
与露天的西广场相比,位于东广场地下的P1停车场有一个优势,120平米的网约车服务区旅客候车区域,不仅有空调免去风吹日晒之苦,还有两个带语音提醒功能的大屏液晶显示屏,所有进入网约车停车场的接单车辆信息将自动显示在候车区液晶显示屏上。当旅客在显示屏上核对自己所呼叫的网约车到达场站后,可有序排队通过闸机进入网约车停车区寻找车辆。
不过,随着选择网约车离开东站的乘客越来越多,车辆到场——显示屏显示——乘客通过闸机寻找车辆的模式面临一个新困境:乘客离场的效率不够。
为应对新情况,杭州东站枢纽管委会正在准备新的科技工具。
这几天的P1停车场内,增加了许多看起来像吊灯的白色装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套声波声纳接收识别系统。能够通过手机司机与乘客手机上的信号,进行精准的定位识别,并进行反馈。
有过搭乘网约车或者使用地图导航经验的人想必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和要搭乘的网约车都在停车场内,地图上往往只能显示出部分重合的两个点,具体你和网约车距离多远、分别在哪儿,辨识精度是不够的。
而这套声波声纳接收识别系统的作用,就是让网约车司机和乘客都能在地图上具体看到对方在停车场离自己的范围和距离,方便司机和乘客“双向奔赴”。
“目前我们还在和几个网约车公司、地图APP公司在进行共同测试。”工作人员说,这套系统能够提升网约车司机进入东站区域接单的舒适度,也有利于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乘车服务,“届时乘客找网约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坐网约车出站也会更加便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