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普陀区虾峙镇东晓村河泥漕,经营民宿的贝飞波格外忙碌,接送客人、安排食宿……事无巨细,他都要亲力亲为。贝飞波是当地较早回乡创业者,利用家中老房子进行改造装修,建起了河泥漕第一家民宿。谈及此事,他说,当时是看中了村里的发展前景。“这些年,生意越来越红火,尤其今年暑假期间,就没停过。”
近年来,东晓村以民宿业为支点,吸引创客和当地村民投资兴业,以此拉动海岛渔村旅游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东晓村位于虾峙东边的一片山岙,海岛原生态村落风貌保留完整,独具韵味。2016年起,虾峙以该村河泥漕为起点,探索渔旅融合发展,引导村民从事旅游业。“我们最初第一步,是从村庄景区化、精品化打造开始。”虾峙镇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几年的建设,河泥漕游客服务中心、湿地公园相继建成并投用,河泥漕还以“五彩渔村”为主题,打造3A景区村庄,省级三级旅游驿站、渔俗特色游步道、五彩渔村墙绘、夜间五彩亮化等项目,让旅游基建更加扎实。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渔村逐渐变靓,人气也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投资兴业创造了条件。虾峙镇开始试点闲置农房盘活,尝试通过自主经营、合作开发、个体出租、集体收储、入股经营等模式,引进开发民宿产业。在此过程中,有创意和干劲的创客也加入其中。
“柒+夕舍”民宿负责人吴盛强,之前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几年前的一次虾峙游,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环境,都比较适合发展民宿。”
吴盛强经营的民宿坐落在东晓村凉湖,是一家具有地中海风格的精品民宿。一期总投资750万元,利用原凉湖码头区域闲置集体房屋打造,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包含16间客房,6个大厅,内有餐厅、音乐茶座、书吧、会议室等。“我们的客人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过来,七八月份基本都住满了,特别是双休日,更是一房难求。去年,民宿经营收入达160万元。”吴盛强说,几位民宿合伙人正在计划着民宿二期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虾峙镇还出台了《虾峙镇民宿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办法》,规范民宿全流程管理,制定“一宿一策”方案,在东晓村实施差异化土地盘活举措,针对各民宿不同性质,采取外租、签订协议、村集体入股等多种形式,提供民宿发展的各项需求。同时,根据各民宿发展现状,制定发展方向,发展初期还制定3年免租金或逐年递增式租金等优惠政策。
经过多年有序发展,目前东晓村民宿聚集初具规模。其中,河泥漕已有民宿15家,在建民宿2家,其中省级金宿、银宿3家。同时,网红书店、网红酒吧、网红打卡点及观景平台等配套元素逐渐集聚,虾意音乐会、虾意荧光夜跑等活动不断推出,丰富游客体验感。
“以前提起东晓村,会想到空心村、养老村。但近几年,风格迥异、精致舒适的民宿成了这里的新标签,尤其是河泥漕的发展,带动了近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虾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虾峙镇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接下来还将进行文化、旅游、康养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海岛渔村旅游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