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开学倒计时!诸暨学生、家长,都在准备这件事!

    潮新闻 共享联盟·诸暨 张楚楚 章海男 徐晨晨 编辑 沈雅妮2023-08-29 09:00全网传播量10.4万
    00:00
    00:00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生活起居无规律;看电视、玩游戏时兴奋异常,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日常生活中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这是孩子临近假期结束常出现的“症状”。

    开学近在眼前,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是否都做好了“收心”准备?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名家长和老师,一起来听听,他们为新学期开学都做了哪些准备?

    ae4e098881200fd5e140658ea8fecad.png

    学、思、游结合迎接小学生活

    最近,家住福门社区的陈先生带着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来到书城购买文具,通过一起准备开学用具,让孩子意识到要与暑假告别,即将迎来小学校园生活。

    陈先生说,其实自己在放假前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假期规划,在7月初就完成了旅行计划,一家人前往北京“研学”,接下来的时间为孩子报了书法、空手道等兴趣班,同时,每周带孩子去剧院看儿童剧,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

    “我们是幼升小,相对来说课业压力不大,所以我们选择节奏比较舒缓的行程,比如周末一起逛博物馆、图书馆等,学、思、游的结合来从假期过渡到开学。”随着暑假接近尾声,陈先生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复盘收心。陈先生还制定了与学校生活接近的时间表,按照平时上学的时间起床、学习、运动、睡觉,有规律地安排作息时间。这样开学后,孩子可以更快适应“时差”变化。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拟定了新学期计划,届时可以和孩子定期复盘计划,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我们还准备开学前几天,带着孩子熟悉一下上学路线,这样可以让他更有意识地接受‘上学’这件事,快速完成心态转换,步入小学阶段。”陈先生说。

    用仪式感创造对新学期的期待

    明明觉得暑期才刚刚开始,一眨眼,假期就将接近尾声。连续两个月晚睡晚起,孩子作息不规律,不少孩子还开启了“疯狂补作业”模式……距离开学还剩几天,更多的家长帮孩子做起了“收心”工作。

    家长何女士向记者分享了她在管教女儿过程中修炼出的“收心大法”。“首先是要分两步调整作息。第一步,孩子和家长一起早睡早起,戒掉刷手机或看电视的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步,加强锻炼,每天在户外运动一小时,让孩子以更健康的体魄迎接新学期。”何女士说,这些天,她已经让女儿逐步调整正常开学的作息时间,早上8:00-8:30起床,晚上9:30-10:00入睡,并保持睡前阅读的习惯。

    暑期孩子容易在学习上有所懈怠,假期尾端逐步回归到学习状态也是非常关键的。“我给她买了网课,让孩子自主在线学习奥数的解题要点、英语语法知识,循序渐进,给孩子设置‘学习过渡期、缓冲期’。”何女士说,家长也可以利用这种仪式感,为孩子创造对新学期的期待。她已经带着孩子去购买新文具、新书包,备齐各种学习用具,同时让孩子自己动手为新学期做准备。此外,她给孩子买了些经典名著,并和女儿一起制定了新学期的阅读计划,引导孩子把心思放回到学习上。“在这样有意的引导下,女儿并没有出现开学焦虑的情绪,反而早早开始念叨想和同学见面。”

    谈及“收心”过程中的困难,何女士表示,孩子普遍存在自律性不强,自我把控时间能力较差,如之前说好玩手机半个小时,但时间一到会有“讨价还价”的现象,想要再多玩会儿。遇到类似情况,家长不妨事先做好奖惩约定。

    相比孩子

    开学后更焦虑的是家长

    “暑假的时间很长,如果不提前对孩子进行‘收心教育’,很容易在开学初出现早上起不来等作息问题和不愿来上学等厌学情况,而相对来说,大班孩子的自律性更强,出现这种情况较多的主要还是中小班孩子。”实验幼儿园园长陈娜佳告诉记者,为了提前做好‘收心教育’工作,每年暑假开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学校会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开展相关讲座,引导孩子和家长合理安排假期活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做好假期计划和下学期的开学安排。

    “除了在假期前提早预防,在假期临近结束的半个月也是进行‘收心教育’的最佳时期,通常我们会通过家长沟通群、校园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的温馨提示,介绍一些室内活动,如亲子阅读、桌面游戏、室内微运动等适合进行‘收心教育’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对开学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应对。”陈娜佳说。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小班新生,每年开学初都是最火热的焦点。“其实相比较孩子,开学后更焦虑的往往是家长。”陈娜佳介绍说,针对小班孩子的“收心教育”通常在正式开学前一周,先由各班班主任提前和各位家长一一加好微信,建立好线上联系后,随后几天里,老师会分别在早上起床、中午午休、晚上入睡这3个时间段通过线上提醒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提前适应上学的作息时间。到了开学前三天左右,班主任会一一和各位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集团也会面向全体小班家长开办一场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减少开学焦虑。

    “针对小班新生,我们还开设了专门的梯度入学方案。”陈娜佳介绍说,小班新生开学前两天都是半天入学,第一个半天可以有家长陪同,第二个半天独自入学,第三天加入午餐计划,第四天再深入到午睡……“通过梯度方式,有计划地稳步推进,让孩子慢慢地感受到上学的乐趣,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陈娜佳说。

    教师的“收心教育”也需要重视

    “暑假期间,我正好在位于浣东初中的诸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值班,直到临近开学前一两周,前来咨询‘收心教育’的家长和孩子才多了起来。”绍兴市家庭教育优秀讲师、城新小学教师戚伯芳告诉记者,这几日,她遇到了不少家长的求助电话,基本上都是询问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该如何疏导。“其实每年开学前,我都会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个案辅导,同时,要指导家长配合进行,不能说有了心理老师的辅导,家长就可以袖手旁观了,不是这样的,孩子成长路上的所有心理变化最重要的参与者还得是家长,而心理老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戚伯芳说。

    “除了个别需要个案辅导的,针对绝大多数孩子,学校每年准备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以‘收心教育’为主题的。”戚伯芳介绍说,早在假期开始前,城新小学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就会提前准备好相应的PPT,到了开学前半个月左右,再由班主任老师将“收心教育”类PPT推送至家长群,提醒家长需要关注的开学事项,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顺利迎接开学等事宜。

    而对小升初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开学第一周主打就是一个适应过程。“刚开学的那两周,校门口迎接孩子的除了值班老师,学校还会多安排一个心理老师同步值班,遇到出现厌学情况的孩子时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戚伯芳介绍说,小升初孩子相比其他几个年级段的孩子更需要一个开学期的缓冲,因此,第一周的课程会更偏向游戏型,通过集体活动,让孩子先适应老师和同学,再慢慢适应学校整体环境,循序渐进做好小升初的“收心教育”。

    针对“收心教育”,戚伯芳也有自己的一些意见建议,她表示,假期里,教师也是处于长时间的松弛状态,因此,除了关注孩子,也要关注教师是否做好个人的“收心教育”。此外,为了让开学变得更轻松有趣,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学仪式活动,如安排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新教室,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拔河比赛等。目的就是让孩子和老师们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增进团队凝聚力,进一步达到“收心教育”的目的。

    相关新闻
    文化礼堂“村BA”,诸暨这支队伍夺冠!
    动感十足!诸暨工匠用一根藤条,“凹”出亚运会体育图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