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白洋街道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曾经的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庄,村民大都是1965年新安江水库移民。那时,房屋是低矮土墙,道路是沙石铺面,环境脏乱、土地贫瘠,村民收入微薄,生活艰苦,曾是武义县有名的贫困村。随着县域工业的发展,百花山工业区的开发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集聚,为界首村带来了机遇。2015年,界首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干群齐心、新老居民携手,踏上了创业创新的新征程。经过多年的努力,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400余万元,村民人均分红4000元,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蹚出了一条共富新路子。
发挥区位优势 发展物业经济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
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很早就认识到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加强化土地的集约利用,凸显区域资源优势。2014年,村党支部带头整合土地资源,发动村民以人均每股3万元、总计筹资 1580万元建造了占地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用以物业出租,年租金收益达296万元。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就要管好用活土地资源。”白阳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宗林深有感触。为此,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实施土地整备开发,推动土地利用模式从“增量扩展”向“存量优化”转型;并通过连片可用土地,改变以往相对零散的产业发展现状,实现大幅度提升产业价值放大土地经济效益,让村民的口袋渐渐“鼓”起来、富裕起来。
发展果园经济 打造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面对村内劳动力外流、村里田地无人料理等情况,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通过土地共享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130亩土地,集中发展田园经济。2018年8月,注册成立界首村农业庄园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四季采摘园项目,共种植樱桃、水蜜桃、玫瑰葡萄、猕猴桃、“红美人”蜜橘、蓝莓、枇杷等12种优质水果105亩,使水果经济成为村集体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今年4月份以来,樱桃、枇杷、水蜜桃等便陆续进入了盛果期,8月中旬更将迎来“网红”阳光玫瑰葡萄的盛情采摘季,预计“田园”板块年收入可达80余万元。
多彩的水果产业不仅打开了村庄的好“钱景”,还敲开了村庄乡村旅游的“致富门”。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通过水果采摘游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体验田园生活,切实推进民宿经济等第三产业的有力转型。
2022年,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邀请专业规划团队,科学规划编制共享田园综合体项目方案,计划通过3年时间打造成集现代化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共享田园,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目前已建成金华市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供师生前来体验农耕文化、人工智能、安全宣教、益智娱乐等各项实践活动。
回应民生需求 点亮小广场“夜经济”
“这里原来是个小公园,90年代曾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小商贩们都喜欢在这吆喝买卖,村民们茶余饭后也都喜欢扎堆在这拉家常。”白阳山村监委会主任钟文介绍道。为响应民生所呼,2022年6月,村集体投资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夜宵纳凉广场,包含了23个特色餐饮街摊、网红集市、游乐场、户外KTV等多个休闲板块。
据了解,该夜宵广场晚上能提供200余人共同就餐,“乌蒙大排档”等特色风味让村民游客流连忘返。夜宵广场的建设甚得村民的心意,成为了村里新的打卡点,晚上这里人气最足,有些群众开玩笑说,来得迟了一凳难求!小广场“夜经济”的打造不仅丰富了周边工业园区近万名新居民的业余生活,更让村民额外增加了一笔收入,为村集体增收超50万元。
同时,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还搭建菜市场700多平方,通过出租的形式提供给农户,年租金收入可达20万元。
助推乡村振兴 民宿经济成为新引擎
在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需求日益迫切背景下,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投资180余万元,完成农户建房19幢基础工程及界首-白阳山村庄道路建设。村庄鼓励村民兴建房屋,将空闲的房间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截至目前,全村共有78户1078件房屋用于外来人员出租,年房租收益达600多万元。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开启白洋、柳城水库移民村抱团发展的新篇章!”白洋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徐雯晓宣布白阳山村视界首秀共富大楼项目正式签约。
今年,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白阳山村界首自然村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计划投资1100万元(含室内装修),连同南部山区及街道的4个村抱团发展,建成后一楼用于新安江土特产展示及直播售卖,二楼以上统一打包招租,集中发展民宿经济。二期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进场施工,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入股村每村年均增收超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