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上海书展丨路内:相亲未必可以找到合适的人,但写书可以

    潮新闻 记者 方涛 赵茜2023-08-21 03:07全网传播量11.6万
    00:00
    00:00

    阅读路内,他小说的头号主人公路小路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8月20日上午,主题为“追寻记忆中的所有人”的路内追随系列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友谊厅举行。

    路内追随系列新书发布会

    路内与作家走走,上海文艺社副社长、评论家李伟长,追随系列的责编张诗扬一起分享这套路内经典系列小说。路内追随系列由《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时坠落在哪里》《十七岁的轻骑兵》组成,主角都是工人路小路。作为陪着春风悦读榜一路成长的作家,路内曾获第一届春风新人奖、第五届春风白金奖。

    这次,面对读者,这位机智幽默的“春风老朋友”会聊些什么?

    路内追随系列新书发布会

    “我只是恰好在30岁写了青春”

    “《少年巴比伦》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写不出来,二十多岁离青春太近。四十到五十岁也写不出来,因为笔调感觉很苍老。写《关于告别的一切》,那是另外一个人,不是我,过多的像反思,使用过度的修辞,这种情况会出现,写的不像青春,像另外一个东西。文学中的青春到底应该在什么年纪上写,这是值得探讨的事情,也不必然就是三十岁,对我来讲可能恰好在三十岁写了关于青春。”

    路内在分享

    路内认为,从《少年巴比伦》到《关于告别的一切》,自己都在用小说对既往进行阐释。既往都是写记忆中的已经失去的年代,关乎于青春、关乎于年代,关乎于曾经经历过已经被定性的东西。《关于告别的一切》出版后,可以把对既往的阐释和对当下的阐释连接起来,自己的小说已经“挺进”到当下。

    在“追随系列”中,路内认为《十七岁的轻骑兵》是水准最好的,“这样的短篇可以无休止的写下去,我还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是其他的三本书就像一个通道的门写完就关上了。”

    路内在分享时感慨,通过写这些作品,这些年收获、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作者在书里体现的是自己的观念、审美、语调。

    “喜欢读这些书的人必然是跟你相对比较接近的人,干其他事情真不一定能找到,相亲都不一定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写书特别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人,上来就能聊得很好。”活动现场,也有读者问道,如何应对当下年轻人被手机、互联网、信息科技给彻底拆解和碎片化的青春。

    路内认真思考后表示,我不太建议年轻人把手机扔了到庙里去,这个念头在全都是互联网的世界里,扔掉手机到庙里去,一定会遇到骗子,不会遇到真正的大师。只能在这个框架下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没有办法从过去时代找到任何借鉴的可能性。也许会给你一些零零碎碎的忠告,与互联网提供给你的零零碎碎的忠告是一样的。

    路式小说为何能够“青春常驻”

    “我们可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路内的小说在出版15、16年后依然具有生命力,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路内到底写出来什么?”

    李伟长在分享时表示,路内的《追随》四本帮助一代人修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记忆,用文学的方式将那段时间记录并且复形了,这意味着如果路内没有这么写过,似乎很多人的青春就已经结束了。就像马尔克斯讲过所说的,对于生活,如果没有作家把它写出来,或者把它变成文字,它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

    李伟长

    “青春为什么如此迷人?因为好的小说家永远在处理它。”

    在李伟长看来,青春作为一个时间意向,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青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青春,所以最好的年代、最好的时间到底在哪儿?值不值得把它完整的呈现出来。是读者阅读路内小说很重要的两把钥匙。


    走走则回忆起,2006年10月6日,第一次在邮箱里收到《少年巴比伦》稿件的时候,当时她还是《收获》杂志编辑部的实习生。结果,在校稿期间,这位年轻的编辑和作家经历了无数次拉黑,最终却成了好友。

    路内、走走、李伟长、张诗扬

    “这确实是我的错。当时路内写了很多糖精厂的各种工厂术语,作为一个在上海长大,没有进过工厂的人,我觉得这些术语是错的,查也查不到,所以我觉得他的很多词语是病句,就帮他改了,此人勃然大怒,我们无数次的拉黑、恢复,拉黑、恢复,吵了无数次架之后这个人成了我的好朋友,十多年的友谊。”

    走走认为,正如《少年巴比伦》讲的是像灿烂的巴比伦文明一样,整个青春是如何崩塌的。《关于告别一切》是回忆他所经历过的青春时期、青春往事,和曾经繁华过的城市,和爱过所有的女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书中是忽然之间30年过去,一切崩塌,爱情崩塌、青春崩塌,爱过的城市在崩塌,美丽的容颜也在崩塌,路内写的是一种挽歌,是一种伤感,但不是以伤感对伤感,而是以幽默、欢笑、戏谑的语言,掩盖那种伤感,这是路内最真实的一部分,他真的爱人、爱他的那些不成气的哥们,爱所有的女孩。路小路从最初到最后一直都是等待的人,他一直没有离开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上海书展,寻找好书,遇见大咖
    相关新闻
    上海书展 | 专注历史小说,赵柏田:我写的是中国现代性转型
    上海书展 | 对话爱潜水的乌贼,紫金陈透露新作《双星》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