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本期嘉宾是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
美术课 图源:宁波外事学校
569分(满分600分),这是今年杭州市“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录取的最高分,出自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这个分数比杭州市中考第一批录取线高56分。
在江苏盐城,今年,一名女生以742分(满分800分)的中考高分报考当地师范专科学校,成绩超出当地最好的高中——盐城中学的录取线19分。
近年来,报读“中本一体化”教育的高分中考生屡见不鲜。通过中职3年、本科4年的一体化培养,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只要通过转段考试,就能从中职直升本科高校,“中本一体化”教育打破了人们对中职生的传统认知,在焦虑的家长群体中同样引发热议,似乎成为一条提前摆脱“内卷”的捷径。
详情点击>>
“中本一体化”教育受热捧:是摆脱内卷的捷径,还是制造新的不确定?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
中本一体化,或者说中本贯通引起关注,背后还是因为编制,因为“铁”饭碗。
今年江苏盐城那位放弃盐城中学选择中本贯通就是一例。这和上世纪80年代中专、中师、中技受热捧本质是一个道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班第一名就是读了中师,而不是高中。中职贯通受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是就业难。
近年为了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探索专门的职业人才培养路径的一种探索,各地都推出了“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培养模式,一些地方为了强化吸引力,甚至直接和编制挂钩,比如一些学前教育专业。于是受热捧。
这种模式另外一个吸引点就是上大学更容易,竞争相对更小一些。只要不出原则问题,基本都是顺利直升大学,也从一个侧面破解了中职不能上大学的传言,对于缓解普职分流的焦虑也有积极意义。
其实即便上了普高,很多同学最后也只是一个大专(高职)。当然,即便不是这种贯通项目,大量中职生可以走“单招”考大学,其竞争与难度也很低。当然,从一个专科的竞争难度来说,上普高也是一样,最低100多分就能上,你说难吗?
欢迎大家转发并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