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一体化”教育受热捧:是摆脱内卷的捷径,还是制造新的不确定?

潮新闻 记者 张蓉 宋浩 实习生 倪天骐2023-08-17 08:12全网传播量30.1万
00:00
00:00

569分(满分600分),这是今年杭州市“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录取的最高分,出自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这个分数比杭州市中考第一批录取线高56分。

而在江苏盐城,今年,一名女生以742分(满分800分)的中考高分报考当地师范专科学校,成绩超出当地最好的高中——盐城中学的录取线19分。

近年来,报读“中本一体化”教育的高分中考生屡见不鲜。通过中职3年、本科4年的一体化培养,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只要通过转段考试,就能从中职直升本科高校,“中本一体化”教育打破了人们对中职生的传统认知,在焦虑的家长群体中同样引发热议,似乎成为一条提前摆脱“内卷”的捷径。

在各地,这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名字。上海自2015年在国内率先探索“中本贯通”教育招生,起初只有三所本科学校的三个专业,如今有十几所学校参与招生,招生数量从首届的630人增至2000多人。2018年,浙江也在全省开展“中本一体化”招生试点,今年共10所本科院校参与,招生333人。

今年,上海“中本贯通”教育的首批学生已经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浙江首批学生也进入大学校园。这条与众不同的教育路,如他们所愿吗?踏上这条逃离内卷的通道之后,他们怎么样了?潮新闻记者和他们聊了聊。

微信截图_20230817100721.png

他们为何选择“中本贯通”?

2015年,岑星星在上海读初三,学校里来了“中本贯通”教育的招生老师。她报了名,专业是学前教育。选择主要是父母做的,“他们是普通职员,觉得这个专业好就业,而且有编制、稳定,适合女孩。”

岑星星也认可父母的想法。当时,她的成绩在班里排前十,“如果参加中考,考个区重点高中是有把握的。但是,高中成绩会怎样?三年后高考会怎样?能报哪里的大学和专业?都说不好。”岑星星坦陈,自己想借此逃避高考。

戚宸比岑星星晚一级,也是上海人。2016年,她在区里最好的初中读书,但成绩不算太好,预计考不上市重点高中。父母希望她能够有个本科学历,轻松工作、结婚。

戚宸的父亲从事电气工程行业,在他看来,学技术相关、应用性强的专业就容易找工作。制药工程是朝阳行业,于是,戚宸听父亲的话,选了“中本贯通”教育的制药工程专业。

微信图片_20230817094217.jpg

程曦中职毕业文艺汇演

对于来自浙江丽水的程曦来说,报读“中本贯通”则是为了提前锁定自己喜欢的职业。她中考557分,在当地分数不算低。

姐姐从湖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杭州做幼教,日常与程曦交流的过程中,时常分享幼儿园孩子的动态和工作情况。在姐姐的潜移默化下,读初中的她已逐渐对这个行业有了兴趣,“这份工作有寒暑假,又可以和孩子打交道,我挺喜欢的。”

微信图片_20230817094207.jpg

程曦中职毕业文艺汇演

他们从“中本贯通”得到什么?

与普通高中“语数英+七选三”的课程设置不同,“中本一体化”教育要求中职院校在文化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程曦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要学习舞蹈、美术、音乐、保育学基础等与大学专业相挂钩的课程。

微信图片_20230817094610.jpg

美术课(图源:宁波外事学校)

在课程之外,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不少“中本一体化”的学生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程曦就对人像摄影着了迷。从高中嘉年华给同学约拍开始,她在网上自费学习摄影课程。进入大学后,她拍摄微电影、和朋友建立网上约拍工作室,现在趁着亚运会,她还想做亚运志愿者的系列拍摄。“这几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不再是一条‘咸鱼’,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程曦说。

这条路还让戚宸找回了自信。7年前,戚宸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中本贯通”班。读书期间,老师们对她很重视,把很多比赛机会给了她,这让初中成绩不算好的戚宸受到很大鼓舞。在学校里,她一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竞赛,并将药物研发视作一个神圣的职业。

微信图片_20230817094627.jpg

戚宸积极参加竞赛

在岑星星看来,一些学业压力只是后置到了大学,“比如大学英语,我们就比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学得更吃力,因为中职三年的课程相对简单。”

由于提前学习了专业课程,他们则比普通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在浙江师范大学,程曦从大一起,课程就几乎都是“实践性”,“每周三,我们都要去校外的幼儿园亲身体验幼教工作。”

社会需求变化,他们如何应对?

当时报“中本贯通”,选择专业往往与就业相关。只是“中本贯通”的学制需要7年,7年中,社会的形势和需求等不断变化,家长和学生依然要面对许多不确定。

2022年,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岑星星去了上海一家公立幼儿园,成为编制教师,如愿走上7年前选定的人生。她的同学们也大多去了幼儿园,“有公立,也有私立的,还有一位去了小学教美术。”

在岑星星选择“中本贯通”的2015年前后,学前教育专业很热门,上海各区有很多学校在新建,教师缺口很大。但是今天,这个专业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太一样了。近几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逐年减少,2022年已经跌破1000万。上海出生人口,从2019年的16.9万,下降到2022年的10.8万,几乎腰斩。

大四时,岑星星考虑过要不要考研,提升一下学历再工作。但后来,她获得一条消息——幼师的编制在缩减。她因此放弃了考研,决定去实习、考编制。工作仅一年后,今年,她发现学校辞退了两位非编教师。随着出生率下降,上海不少幼儿园的班级缩减,教师岗位需求也在降低。

8年间,上海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中本贯通)专业,从最初1个班,变成2个班,后来又缩回1个班。岑星星觉得,“这也能看到社会需求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30817094618.jpg

学前教育专业教室(图源:宁波外事学校)

今年夏天,戚宸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她的同学们大多去了药企,做药物研发、检测等。戚宸想继续深造,考上广州一所211大学,即将读研。

按照父亲最初的设想,毕业后,戚宸将成为科研工作者,但还没开始读研,戚宸已经想放弃从事制药了。研究生复试后,戚宸逐渐发觉,父亲当年看好的这一“朝阳行业”,可能并不适合自己。

她发觉自己本科阶段学的太少了,“好像只学了点科普知识。”医药研发博大精深,在这条路上,无论基础还是天分,自己都不是好苗子,她发现自己很难成为这个行业中优秀的人。

另一方面,本科时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一天喝不了三口水,太忙太累。”毕业后工作的同学,还在实验室里做相似的事,想想自己未来要做这种工作,她就提不起精神。“研究生毕业后可能考公吧。”戚宸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这条原本被视为逃离内卷的通道也变得拥挤。三年前,岑星星的表妹也选择报读“中本贯通”,打算读学前教育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比表姐考的时候高出30多分。“这个分数已经是重点高中的分数线了。”岑星星说,表妹最后无奈选择了金融管理专业。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9)
潮客_24vync · 2023-08-18 01:00 · 山东枣庄回复
教育方式不错,很有优势。值得培养与发展。
潮客_2dad4w · 2023-08-17 08:57 · 浙江嘉兴回复1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才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潮客_Abby · 2023-08-17 08:54 · 浙江嘉兴回复
在家鸡娃的路感觉好长,现在开始要卷职业教育了嘛
小姚123 · 2023-08-17 08:35 · 上海回复1
就问这个记者愿不愿意自己小孩上中专吧
心向光 · 2023-08-17 08:35 · 浙江湖州回复
我妹就是学幼教的,多才多艺啊,会跳舞还能唱歌,以后不当幼儿园老师也能当舞蹈老师,感觉很实用。
小雨cherry · 2023-08-17 08:33 · 浙江杭州回复
希望家长也能够因材施教,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这种模式对很多目标明确的学生是蛮有好处的
花落时节 · 2023-08-17 08:33 · 浙江绍兴回复
为学生提供了更实用的选择,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是根本。
潮客_24qw4s · 2023-08-17 08:28 · 浙江杭州回复
或许这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的机会
火车头娘 · 2023-08-17 08:27 · 浙江台州回复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新型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学生、家长可以认识到这个本质
潮客_s2cfhm · 2023-08-17 08:27 · 浙江杭州回复
这种教育模式是否真的能够消除教育内卷化的问题,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实践
潮客_3zs4hj · 2023-08-17 08:26 · 浙江杭州回复
“中本一体化”教育的出现,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思路,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