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从“倒一”到“领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潮新闻 共享联盟·金华 章馨予 通讯员 叶丽青 应鹏翔2023-08-17 06:50全网传播量763
    00:00
    00:00


    日前,在G351东阳横店段改造现场,施工单位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进行土路肩硬化修补、绿化带整理、路面标线施划和清理清洗等收尾工作。12天前,G351东阳横店段主线工程如期完工,也意味着东阳市2023年普通国省道路基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主体的全面完工。

    从用时三年,打赢一场普通国省道路况由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全省第一”的翻身仗,到形成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模式,近十年来,东阳全面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水平,为百姓出行创造“畅、安、舒、美、优”的公路环境,为加快东阳大交通建设当好开路先锋,也给当地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水泥路面到沥青路面

    保障交通出行平稳畅通

    行驶在S310东义路城区段,路面宽敞平坦,头顶天蓝如洗,黑亮的沥青路在山水之间划出流畅的曲线。这是东阳“白改黑”(水泥路改沥青路)的第一条公路,也是由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路况至今维护良好无需修补。

    很难想象,东阳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阳到,公路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四自’公路,那时差不多到了使用年限,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行人怨声载道,成了东阳老百姓出行的一大痛点。”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桥梁隧道科科长李华明回忆。

    东阳公路路况缘何实现完美蜕变?

    转折发生在2015年,全省普通国省道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中,东阳排名倒数第一。痛定思痛,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高质量交通强省战略的引领下,东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省道“白改黑”“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攻坚计划,举全市之力打响了一场公路“白改黑”的“翻身仗”。

    S310虎鹿段、S211六石至迎宾大道段、G527(S310嵊义线)三甘塘到李宅段等路段“白改黑”工程的相继完工,进一步提升东阳北片路网品质;S217南午岭至永康交界段工程首次引进“代建+监理”模式,大大弥补了当时公路界普遍面临的技术管理力量不足问题,经验被省厅在全省推广……从“后进生”到“优秀生”,东阳后来居上,2018年,全市普通国省道路况从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全省第一”。

    不仅是国省道,县道、乡道等农村公路路况也由原先的全省倒数跻身全省前茅。

    近十年来,东阳围绕“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目标,一年接着一年干,累计投入资金21.8亿元,新建、改建、大中修农村公路1169公里,实施安防工程212公里,危桥改造87座。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2197.9公里,农村公路通达率、硬化率、等级覆盖率均达到100%,布局合理、城乡联通、安全畅行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建成。

    2020年,东阳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3年8月,顺利迎来“四好农村路”国家级评估验收。伴随着一个个公路路况提升项目的完成,一条条狭窄颠簸的乡村小道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沥青路,百姓出行幸福感更高,乡村振兴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从日常养护到长效管养

    促进公路服务品质提升

    从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到畅安舒美的沥青公路,“白改黑”公里数十年实现1980公里……这些年来,老百姓看在眼里,东阳的公路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

    “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公路的日常管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职责所在。”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倞说。

    为不断促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提质,近年来,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坚决履行指导、监督职能,积极推进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加强质量安全督查,强化专项资金使用,提升东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等级和路况水平。近五年来,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对103.5公里的国省道实施了大中修或预防性养护工程,投资约1.85亿元,对小修保养及日常养护工作共计投入约4730万元。

    数字见证着东阳公路变化的速度与激情,科技支撑则为公路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近十年来,东阳公路部门在道路养护中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G527象义线在路口车辙专项处治中采用大空隙贯入式路面技术,进行SMA-13USP低温改性沥青砼新工艺试验;G351台小线管养过程中将高聚熟化胶粉应用于病害处治,依托三维雷达监测设备精准定位进行基层注浆焊缝加固技术.......种种“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令行车更加平稳舒适,还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减少维修频次,实现了“绿色环保、降本增效”双赢。

    这些年,也是东阳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黄金期。2020年起,东阳在金华大市内率先实施县道以上所有公路沿线路灯亮化工程,安装智能监控灯杆,不仅有助于日常数字化管养,也大幅提升了夜间行车安全。东阳公路部门还创新公路智治系统,在公路巡查车上安装智能巡查设备、在重点路段架设固定视频等,实现日常养护巡查管理、应急资源管理、路域环境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提升绿化保洁、小修保养、道路巡查、应急响应等公路养护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从传统模式到智慧管养

    助力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好脚下路,百姓出行畅。有路,就有养路人。他们总是背对太阳,面向大地,将成绩默默写在人们脚下。

    不仅日常公路小修保养及道路保洁,公路应急保畅和修复工作也至关重要。越是极端恶劣天气,越要往路上跑。受近期台风天气影响,为防止持续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全员出动现场摸排,对低洼、三高、桥梁、在建公路等重点路段加强排查,有隐患的及时采取措施,尽全力保障通行安全。

    每一条道路的提升,每一次技术的创新,每一次危机的处置,都饱含着东阳公路人的辛勤付出。“当前,随着东阳市路网调整、桥隧比呈几何式增加,我们也正在探索以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公路管养和运维水平。”刘倞告诉记者,面临传统模式下的人手不足、队伍老化、管护低效等难题,东阳公路部门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继续为公路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公路管养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持久发力、久久为功。”东阳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主任董磊表示,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对“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公路管养的设施数字化、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和服务优质化。

    站在新起点,东阳公路人将整装再出发,在健全机制体制的基础上,以提升路况水平为导向,加强养护实施力度,加快建成可靠耐久的供给体系、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绿色适用的技术体系和长效稳定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效能,着力打造“畅、安、舒、美、优”的公路环境,助力东阳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