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6万人,老龄化率超27%,高出全省平均8.3个百分点,养老资源服务供给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该县坚持养老资源普惠优质供给导向,构建全域化、融合化、兜底式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打造“徒步十分钟”养老服务保障网络,助力打响“浙里康养”金名片。2022年,该县全面启动总投资2.8亿元、规划面积4.6万平方米的四级长者活动中心建设,并在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作经验交流。
打造县级“长者活动中心”,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在城市核心地块配建2万平方米的“长者活动中心”,集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丰富中心社交属性,重视场景参与,打造“老小孩俱乐部”“城市氧吧”等主题馆以及各类老年产品体验馆,构建多维沉浸式社交场景和商业空间。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
打造街道“颐乐学院”,供给多元化体验活动。建设3个街道“颐乐学院”,集为老服务、幼儿托育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天天有课程、周周有活动”。南明街道颐乐学院已于2022年启用,每周服务时长超56小时,开设9大社团课程,吸引370余个老年活动团队入驻。
打造社区“长者健康活动之家”,优化就近便民养老服务。以构建“徒步十分钟养老服务圈”为目标,打造15个社区和 N个小区邻里长者健康活动之家,供给就近、便捷养老资源。目前已布局3个街道6个社区,完成9个小区场地优化改造,日均人流量300人次以上。
坚持托养一体,建设“一老一小”新平台。投资3200万元,建成面积超1.1万平方米的“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机构——梅湖中心,可同时服务2000名长者活动和300名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实现“老幼融合”同学同乐、同育同养。目前,中心每天开放8小时,日均人流量600人次以上。
坚持医养结合,提供“健康驿站”新服务。依托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健康驿站”,引入老年认知评估设备、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等,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康养服务,并试点开展就医陪诊等服务。目前建成“健康驿站”5个,为300名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陪诊服务。
坚持政企联动,探索“公建民营”新模式。县财政出资 1.2亿元建成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引入安心养老连锁机构运营,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公办养老资源社会服务效率。目前50名社会老人完成入住,收费价格较市场价优惠30%。
构建“安全保障”一件事,守护独居老人。开发“安全保障”一件事系统,为全县8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安装烟感、一键呼叫器等智能设备,集成“一键呼叫”“96345”热线等功能。累计安装一键呼叫器2170个,提供送餐、家政、护理等服务1200多人次。
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帮扶失能老人。由国企平台组建为老服务公司,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为全县60周岁及以上失能失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助洁、助医、助急、助浴等“六助”上门服务,也可用于支付养老机构的床位费和护理费,兜底解决居家老年人需求。目前已向6548名老人发放“爱心卡”,制作养老服务清单80项,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
建设“乡理乡亲”集市,便利低保残疾老人。开设“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以“固定+流动”模式为全县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保残疾人免费开展理发、家电维修、中医理疗等便民服务。目前全县建成运营183个服务集市,遍75%的乡镇(街道)326个自然村,日均服务1000人次。设立“乡理乡亲”公益基金专项用于服务集市运营补助,截至目前企业定向捐赠和个人捐赠公益基金累计24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