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亲历《里斯本丸沉没》点映现场,听那些眼泪背后的故事

潮新闻 记者 陆遥 孙潇娜2023-08-16 00:14全网传播量26.5万
00:00
00:00

伦敦时间8月15日,刚过午饭点。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英国电影电视学会(BFI)大厅内,聚集起排队的人群。

近400位英军战俘后人从伦敦赶来,从伯明翰赶来,从利物浦赶来,甚至从澳大利亚赶来,为的是参与同一件事——浙产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这里举办的专场点映。

这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潮新闻今日稍早些时间已发布潮声特稿

现场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b275ca01c35c67ec582fbaab34951bc.jpg

“其实我们的电影还没有完全做完,为什么要放在这个时候远渡重洋来放映?”开场前,潮新闻记者在现场忙碌的工作人员中,找到了导演方励。他给出了原因——“时间不等人,摄制组第一次来英国采访,是2018年4月。大家每天都在眼泪中度过,全是令人心碎的故事。这个电影从第一次赴英国拍摄算起已经让大家等了五年。我们觉得需要给他们做一个内部放映。今天也刚好是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的日子。”

1J3A8241.JPG

开场前,方励对着现场观众就说了一句话:“这部电影是你们的。”

他说的没错,现场的大部分观众,都是这部纪录片镜头里的人物——英军战俘后人。人们迫不及待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想看看这个关于长辈的故事,是如何讲述给全世界的。

2个多小时的放映时间里,全场都浸润着泪水——有移开眼镜用指关节默默擦去的,有一次次拿出纸巾的;情难自禁时,有人低下了头,用双手捂住自己止不住泪水的眼睛,久久不能平静。

每个人的泪点也不尽相同。有人看到儿子怀念父亲的信件,放声大哭;有人坐直了身子,认真地看着香港赤柱的墓碑,寻找她逝去家人的名字。

也有欢笑——观众们看到了幸存者的幽默,感念于一个远在加拿大的儿孙满堂的大家庭的幸福。又在影片问出“如果没有那次事件,世界上本应该有828个如此幸福的家庭时”,陷入沉思。

放映结束后,所有人都在鼓掌。第一个人站起来了,第二个人站起来了,几秒之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掌声持续了三分钟之久。

方励和摄制组成员抱头痛哭。联合导演龚莉说:“尽管我无数次看过这个电影,这一次却是从头哭到尾。”联合导演范铭说:“我希望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我们都活在和平年代,请不要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去开始一场战争。”

在放映后的交流环节,许多人说出了自己家庭的故事。“他们不再会被遗忘。”这是令现场观众最为感激的地方。片尾,所有在“里斯本丸”号上牺牲者的名单、幸存者的名单,舟山渔民的名单,所有采访过的家庭的画面,一一出现。

1J3A8407.JPG

“我非常感谢你们做的一切!”一位来自利物浦的观众带着哭腔说完了自己哥哥的故事,他16岁的时候就参军了,登上那艘“里斯本丸”号。多亏了中国的渔民,他从那次灾难中获救。虽然他最后死于42岁,脑溢血,或许是因为挨打。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现场观看了点映。他在致辞中提到:“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让我们保留这段记忆。历史不能被遗忘,我们从里斯本丸号事件中吸取经验,和平并不容易,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要传承舟山渔民营救英国战俘这段佳话,使它成为联结中英人民友谊的新纽带。”

去年8月,“里斯本丸”号船最后一名幸存者莫利之女维尼致信习近平主席,感念中方救援恩情,坚定支持英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习近平主席在复信幸存者家属时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如今,这段佳话,仍在延续。

点映现场,潮新闻记者还背负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带一份礼物给维尼太太。礼物送给莫利的玄孙女露娜,她在今年9月1日即将度过3岁的生日,送礼的是她远在舟山却素未谋面的朋友吴似真一家,家中有一个2岁半的男孩,叫方正。

吴似真在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工作,从2017年起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纪念活动的策划和主持。2017年10月2日上午,来自舟山和香港的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来到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莲花岛,面向沉船海域的方向,敬献花环、诵读悼文、抛撒鲜花、缅怀逝者……海难中的幸存者莫利时年98岁,他从英国发来信函:“我想向舟山的渔民衷心说声感谢,是舟山渔民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局面。”

伦敦时间,2017年10月2日上午,在肯顿市场纪念碑,数十名英国军人代表、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家属和一些社会人士,在军乐队低沉的奏乐声中纪念“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

近年来,每年10月初,在相隔万里的舟山和伦敦,人们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2021年10月2日,在舟山的纪念活动现场,莫利的家人送来了纪念卡,落款是露娜·科西——老人已经去世,露娜是他的玄孙女。

第二天,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由中英两国人士共同募捐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纪念碑落成。当天,莫利的家人替远在舟山的6个月男婴方正向纪念碑献上了花圈。

自从2017念加入活动后,吴似真就和莫利一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远隔重洋,但我们基本每月都要联系一次。”吴似真说,从日常问候到分享孩子成长照片,再到互赠礼物,两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得知我们要去伦敦,吴似真托我们带上了她专门给莫利的玄孙女露娜准备的3岁生日礼物——一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簪,和一幅PS合成的合照。合照的左边,是露娜,右边则是吴似真的儿子方正。两个孩子都穿着红色汉服,很是喜庆。吴似真说,露娜身上的那件汉服,正是去年他们送给露娜的礼物。

1J3A8336.JPG

当我们拿着礼物找到维尼太太时,她激动地说:“我正在等你们。”原来,她已经在网上得知今天的放映现场会有来自浙江的礼物,更令我们惊喜的是,她也特别准备了一份给方正的礼物。

“方正喜欢恐龙,这是一本恐龙主题的填色书,希望他能喜欢。”维尼拿出了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上面还挂着一张手写的小卡片,“我计划来到舟山。”

b083ea450d1676110deed29dbdc3965.jpg

放映活动的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

“英国的朋友们,我是胡克顺的儿子,我爸爸在‘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中,营救了4个英国人。”“当年父亲和他的船伙两次救了7个英国人”……舟山东极岛的渔民后代拍摄了一个1分钟的视频,愿中英两国人民友谊长存,并邀请大家到舟山做客。

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这段漩涡激流中生死救援的情谊,永不褪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3)
潮客_wwxchg · 2023-08-16 02:52 · 浙江嘉兴回复14
这不是一个常规的院线电影,它是一群中国电影人的情怀和使命之作。 ​
潮新闻小编 · 2023-08-16 03:29回复3
是啊,希望看完这部电影,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孤独症 · 2023-08-16 01:58 · 浙江杭州回复11
里斯本丸是给英国、中国观众的故事,一份穿年历史、海洋的礼物
潮新闻小编 · 2023-08-16 03:30回复3
不忘过去,不畏将来
小小姜饼 · 2023-08-16 02:52 · 浙江杭州回复10
什么时候上映啊,等好久了。 ​
潮新闻小编 · 2023-08-16 03:30回复2
小编也很期待呢
沐雨晨尘 · 2023-08-16 03:31 · 浙江杭州回复
回复潮新闻小编:+1同期待 好像说是明年
最新评论(49)
潮客_wxusyw · 2023-08-17 02:34 · 浙江舟山回复
人类共同的,是放之四海的价值观,共情没有国界,是永远的。
潮客_wxtamz · 2023-08-17 01:06 · 浙江舟山回复
期待在舟山上映!
潮客_24rqqp · 2023-08-17 00:24 · 重庆回复
啥时候上映
潮客_杨红兵 · 2023-08-16 22:17 · 浙江丽水回复
回忆历史不是为了拉仇恨,而是为了回忆那不该忘却的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这世界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潮客_24tn28 · 2023-08-16 14:22 · 浙江舟山回复
期待观看来浙产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潮客_wznu87 · 2023-08-16 11:23 · 浙江舟山回复
这是舟山人为二战做贡献的历史,我做为舟山人一直有了解这段历史,十分想看这部电影。
潮客_2eg3qc · 2023-08-16 08:02 · 浙江丽水回复
愿中英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西湖杭州 · 2023-08-16 07:38 · 浙江杭州回复
不能忘记的历史
潮客_2smzsg · 2023-08-16 07:21 · 浙江丽水回复
历史见证中国人的大义
潮客_wx5z6j · 2023-08-16 13:02 · 浙江舟山回复
历史见证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湖州兵哥 · 2023-08-16 07:16 · 浙江湖州回复
讲好故事,见证历史!
花生花 · 2023-08-16 06:03 · 浙江嘉兴回复
《里斯本丸沉没》影片讲述的故事令人动容,作为同样经历过战争的后人,我们跟点映现场的观众一样,有过同样的伤痛,希望你们可以永远记得舟山渔民英勇营救英军战俘的那份情谊,愿世界永远和平,战争永远不再来临!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