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铁皮石斛行业的开创者、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立钻
近来央视《正点财经》栏目报道了安徽亳州中药材普遍涨价,部分品种同比翻倍的新闻,一时间舆论哗然,甚至有相关人士提出此次涨价严重挑战中药监管体系,希望政府压一下价格,应该以反垄断法公开立案调查……
老百姓乍一听很有道理,农民地里种药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应该便宜,而西药有专利有研发费用价格就应该高。
我觉得,大家面对这一波中药“涨价潮”,应捋清两个问题:高质量的道地药材价格应不应该高?游资炒作中药材应不应该打?
对于中药材,很多人不讲疗效只讲价格。
古人云黄金有价,药无价。如果是传统产地的道地药材,目前的价格并不算高,我的观点还应该更加高。好东西一萌芽,就要找理由打压,农民如果亏本不种了,才真正是虚高药材价格的推手。只要有高效益,高收益,懂行的种植户才能不断根据古法进行道地性种植,以疗效功用为第一衡量值。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依仗,是拿来救命的,生命是无价的。中医毁于中药的苦头,这些年来,我们还吃得少吗?
视觉中国 供图
再说,优质的道地药材资源本身就是十分稀缺的,成本高昂,价格也应该是高的。天然牛黄价格三年能涨四倍,不足为奇,恰恰是老百姓对中医中药予以肯定的市场投票表决。一味简单粗暴地打压药材市场的价格,恰恰给了游资们“低吸高抛”的机会。
一些商家囤积产地相对集中、比较常用的一些中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连等,炒作的方式就是在各个冷冻储存库之间炒来炒去。中医中药还没有发展与弘扬,大大小小的投机者们就开始找理由来炒作。
美好幸福生活得由健康来保障。中医中药几千年来护佑着华夏子民绵而不绝。重新焕发其作用与价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亟待完善顶层设计,重构产业利益格局,真正让收益与获利引流至药农手上。在政策导向与扶持上,鼓励优质道地药材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才能真正让中医中药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那些以为掌握资本、掌握话语权就可以控制中药——人民健康战略物资的游资们,甚至以炒作为目的收购国家传统中药企业居心叵测的国际资本们,都应该严肃对待。
而对于优质的道地药材,应该通过市场的抓手给予高企的价格。甚至提倡同一种药材区分不同等级,不同价格。便宜也有,贵的好的也有。这样才能引导种植户向着优质高价高产值的路子上走,让药材质量越来越好,种植户利润也高,形成良性闭环。
不能一味地走低价低标准的路子,药材越种质量越差,收益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