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护亚运 保平安 衢州市公安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十大行动”阶段性成绩单出炉

    潮新闻 记者 祝旖波 实习生 祝雅屏 蓝丹然2023-08-08 12:37全网传播量1319
    00:00
    00:00

    8月8日下午,衢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十大行动”的开展情况。据介绍,截至8月1日,衢州市公安机关共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792人,破获各类案件382起。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是公安机关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载体。今年6月起,衢州市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部署开展“清雷”“融治”“铸盾”等“十大行动”,全面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刑事治安警情、矛盾纠纷警情、交通事故警情、群众求助警情分别同比下降8.74%、36.72%、0.74%和33.14%,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

    快侦快破刑事犯罪活动是“夏季行动”的重中之重,行动开展以来,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878人,破获案件732起,成功追赃挽损2758.84万元。同时,衢州市公安部署开展“打侵财保民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盗抢骗”传统侵财犯罪发案同比下降16.18%,共破获侵财犯罪案件41起,刑事打击174人,追赃挽损452.27万元,切实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在加强案件查处同时,衢州公安坚持打防并举,深入开展“精准大巡防”,优化警力部署,织密防控网络。行动以来,累计走访实有人口75.9万人,清查行业场所1849家次、出租房屋2.8万处,排查整改隐患3583处,盗窃类和斗殴滋事类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1.76%和14.29%。

    提高治安水平,需要“疏堵结合”。衢州公安以“警务融治”为载体,依托“家门口的派出所”,建成警务融治站(室、点)240个,打造“15分钟警务圈”,有效整合群防群治力量,聚焦矛盾纠纷,深化多元共治。行动期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29起,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2.1%,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39%,邻里、土地等5类重点纠纷类警情处置联动率达95%以上。

    衢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忠京

    发布会上,衢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还回答了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预防“帮信”犯罪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下一步,衢州市将继续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发布会现场,还进行了答记者问。

    image.png

    问:市公安局是如何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的?目前有什么成效?

    衢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陈慧列

    治安支队支队长陈慧列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我们衢州融合公安、司法、乡镇、村社等多方力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警务融治”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老百姓家门口。“警务融治”工作就是我们发动群防群治的行动目标和有效载体,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按照“警务融治”工作要求,在全警力投入的同时,主动联合平安类社会组织,积极发动广大社会群众,创新打造“三衢义警”群防群治品牌,积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筑牢社会治安防线。一是规范建设,壮大队伍。建立市县乡三级组织架构,下设大队覆盖每个乡镇(街道),配套“义警”专属的LOGO、旗帜、队服等,积极发动社区干部、物业保安、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各类群众力量加入“三衢义警”队伍,并围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平安守护、应急救援等职责开展培训轮训,不断提升队员的法治意识、实战技能和防护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义警队伍101支,注册队员达2.78万人,组织培训120余批次、轮训4000余名骨干队员。二是多维联动,提升效能。推行“错点补位”全时空巡防机制,组织义警深入商超、夜市、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253次,盗窃、打架等现行犯罪均有明显下降。邀请律师等法务志愿者组建的义警团队入驻矛调中心、“三衢义警之家”开展疑难矛盾坐诊会商,参与矛盾纠纷化解517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8%。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宣讲、平台直播等形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78场次,覆盖群众7.4万余人,推动反诈、禁毒、扫黑除恶等系列宣防活动全覆盖。三是数字赋能,强化支撑。开通“三衢义警”微信公众号,设置动态管理、星级评定、线下任务、线上培训等12个场景,制定出台积分管理细则,开通“爱心商城”礼品兑换通道,通过在线认领任务、积分兑换奖励等形式,调动义警参与夏季行动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并通过自主开发的“三衢义警”平台进行实时统计、实时排名,平台日活跃度达1.6万余人次,对22名队员发放治安荣誉勋章。

    image.png

    问:前面提到了“精准大巡防”,请问这与公安机关传统的巡防有何不同,“精准”两个字如何体现?谢谢!

    image.png

    特警支队支队长李浩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精准大巡防与传统的巡防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精准二字,我们以辖区实际发案为依据,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将警力有效投放到重点路段和区域,在可能发生案件的地方提前布警,切实做到了犯罪预防精准、勤务安排精细、警力调度精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工作中,我们创新构建“精准大巡防、聚力护民安”新型巡逻防控“1136”体系,全面落实“支队统筹巡、大队重点巡、机关增援巡、派出所面上巡、警格家门巡、科技助力巡”的“六巡”工作机制,持续加强社会面防范和街面管控力度,最大限度提升见警率、最准精度巡防重点部位、最快速度处置应急案事件。首先是精准调度。我们落实“日分析、周研判、月汇总”和“一案一策”“一域一策”等工作机制,制订“一图两表”(即巡逻防控图、警情发案表、警力部署表),解决了防控职权责不清、巡控目标不明、平战模式不分等问题。将每日巡逻时间划分为4个时间段,紧盯夜宵大排档、歌舞娱乐场所和沿街商铺、老旧居民小区两个重点区域167个点位,明确规定频次和停留时间,开展案件高发区域、高发时段的高频巡逻。其次是精准用警。根据警情发案情况,组织各县(市、区)巡特警大队对案件高发区域、高发时段常态开展高频滚动巡逻,保持至少80%警力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市、县两级机关分别保持二分之一、五分之一警力下沉基层所队,开展精准大巡防工作。各派出所坚持“有警处警、无警巡防”,重点对巡特警主要处置力量无法有效覆盖的区域开展滚动巡逻。今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8.7万人次,车辆1.9万辆次,盘查人员2.1万余人,抓获各类违法人员652名。最后是精准施测。在春节、清明节、五一、端午等假期,我们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合武装巡逻、重点要害部位武装执勤等“四项机制”“1、3、5”分钟快速响应等机制,组建由四名特警、四名武警、一辆PTU巡车、一辆武警巡车构成的“4+4+2”作战巡控单元,开展叠加武装巡逻,实现主城区全覆盖,累计组织联勤巡逻8371人次。重点加强针对盗窃、滋事斗殴两类警情的专项分析研判,出台工作周报29期,月报7期,可防性案件研判报告7期,助力全市重点区域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40.59%,斗殴、滋事类案件同比下降48.38%。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盗窃车内物品和电瓶车的案件还时有发生,在此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提高防范意识,锁好车门,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内,电瓶车尽量放在架空层和集中停放区内。

    image.png

    问:当前,车辆刮擦等轻微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请问针对此类交通事故是否有简易处理方式来确保道路通行更顺畅?谢谢!

    image.png

    交警支队政委程科答:感谢记者提问。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问题是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经过多方调研、多轮论证,从今年3月开始推出了“浙里快处”机制。“浙里快处”又称“非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一件事”,是公安机关联合省银保监建设推广应用的一项“远程取证、在线定责、云端理赔”交通事故快处业务。该应用于今年3月份开始推广,6月份全面铺开,目前已通过“浙里快处”处理轻微物损事故两万余起,大大提升了道路通行率。

    目前在上午7点到晚上8点,机动车一方负有事故责任的轻微物损事故可以通过“浙里快处”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快处衢州”,点击进入后选择“一键报警”,按照提示完成操作;没有下载“浙里办”的可以电话报警,根据交警发送的短信链接进入系统进行操作。事故当事人通过系统上传相关照片后即可撤离现场,交警在线进行事故责任认定,认定后将事故认定情况同步推送至保险公司和当事人,事故当事人无需自己打电话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接到事故信息后实行线上定损,并同步发起理赔服务。这一创新举措解决了事故当事人处理交通事故需要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和理赔效率。

    image.png

    问:关于电诈案件,请问作为普通百姓,我们该如何预防?还有时常发生在身边的“帮信”犯罪,如何有效杜绝?谢谢!

    image.png

    刑侦支队支队长蓝志峰答:尽管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广大老百姓要捂紧钱袋,谨防被骗。第一要筑牢防骗意识。要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银行账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积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平时从正规应用市场安装软件,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点击陌生链接。第二要识别诈骗行为。平常多关注衢州公安公众号的相关反诈推送,了解最新的防骗知识,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转账汇款多核实。第三要拒绝涉诈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刷单、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不随意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账户和电子支付账户,大额陌生资金交易需谨慎,拒绝来源不明的资金过账。

    您刚才说的“帮信”犯罪,简单来说,出借、出租、出售、买卖银行卡、电话卡等“两卡”,均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当事人是否直接参与相关信息网络犯罪以及参与程度,可能涉嫌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等罪名。请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好自己办理的手机卡、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一旦被称为被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5年内将被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

    目前,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我市公安机关将持续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预警劝阻工作,如果您接到警方的预警劝阻,请大家积极配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绍兴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守护古城平安“枫”景
    合肥警方返还涉电诈案件被骗资金1.03亿元
    松阳西屏派出所:多措并举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浙江衢州融合公安、司法、乡镇、村社等多方力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警务融治”
    衢江廿里:融合“人事物”,护航辖区经济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