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小庭院也有大作为

    潮新闻 通讯员 吴怡帆2023-08-07 06:14全网传播量1856
    00:00
    00:00

    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的恬静小院让人流连忘返;茶香四溢、硕果累累的生态小院人气火爆;直播、草帽、布贴画等产业小院蓬勃发展……

    近年来,路桥区在“千万工程”的科学指引下,大力开展和美庭院“百镇百村百日”大比拼活动,发挥妇联执委的示范带动、结对帮扶作用,通过创建妇建联建“六位一体”体系,带领广大妇女同胞利用好庭院和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奋力实现了村居美化、农民致富的目标,使得“方寸闲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在7月,经全市各县(市、区)妇联申报,大众票选,专家评审及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审核,路桥区荣获台州市和美庭院“百镇百村百日”大比拼组织奖。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扮靓“心”生活

    “别看现在村里房前屋后是整齐划一、隔开的小庭院,以前环境十分脏乱差,看上去很凌乱。”谈及金清镇上塘村的变化,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荣富深有感触。

    据了解,上塘村住户有当地群众,也有还迁居民,部分村民会将农用车辆随意停放在房前屋后,更有私搭乱建堆放物品现象。2020年9月,上塘村因一次机遇迎来了“焕新”:聚焦居民关心的维修、停车等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动村内设施联动更新。村内近100户违法建筑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每户一庭院,古色古香的文化墙。

    碧绿的山藤、枝丫张扬的枇杷树、竞相绽放的玫瑰……走进村民陈丹家的庭院,一个隐藏在住户里的农家院子呈现在眼前,细碎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每一个角落,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自从有了独立庭院,我便将其打造成了后花园。休闲时分,一家子坐在院中晒太阳、拉家常,很是幸福安逸。”陈丹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一村一画,和美庭院一户一景。自路桥区开展和美庭院创建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发挥创意,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展现到庭院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渐扮靓“心”生活。

    路过峰江街道万达村,发现村内家家户户的门前、树上有着各式各样的皮包,里面装的竟是千姿百态的绿植。

    把绿植装进废弃箱包里,万达村将其做到了极致。

    “箱包企业在生产箱包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弃皮料,村妇联执委每周会去箱包企业收集废弃皮料,把皮料裁剪成十字形,用钉子钉成花盆形状,再用麻绳一串,做成可悬挂的花盆。”峰江街道妇联副主席郑唯一介绍道,在箱包中装入营养土,种入绿植,独一无二的盆栽便做好了。

    为响应台州市妇联举办的和美庭院“百镇百村百日”大比拼行动,峰江街道妇联在万达村设立妇建联建片区“伊城花巧匠”执委工作室,将和美庭院创建与特色产业箱包加工相结合,定期组织片区执委及巾帼志愿者通过旧物改造、变废为宝的方式,自创文创产品,用新式“箱包花盆”低成本打造立体庭院景观,以“环保美”装点“庭院美”,实现由“单一美”向“多样美”转变,在全区打造了和美庭院创建的“升级版”。

    以一带十,以十传百,串起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区妇联深化“巾帼共创”行动,以“3个三”工作举措,着力破解和美庭院“带不动、建不好、保持不了”的难题,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一方小院满庭芳华,走进螺洋街道大岙里村的张素云家,门前的花花草草错落有致,家具摆放规整,院内外干净整洁……别有一番风味的装饰,让人每次经过都忍不住驻步多停留一会儿。 

    “每到傍晚,邻居、朋友们会来我的小院里荡秋千、烹茶、会友,无限畅谈,享受片刻的慢生活。”张素云说,“她们常说我的庭院很美,也要把自己的小院改造成和我一样的。” 

    张素云是大岙里村妇联主席,平时她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和宣传“五美”行动,自己做好做精的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庭院建设队伍,迅速掀起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热潮,家家户户门前都开始有绿植点缀。

    “小环境”的改善逐渐带动全域“大环境”的改变,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引导家庭勤劳致富,以庭院的“小”美汇成乡村的“大”美。

    为发挥妇联执委示范效应,持续掀起和美庭院参与热潮。区妇联聘任村班子、能工巧匠、巾帼新农人等组建和美庭院造梦团队,形成服务保障长效机制;开展创建培训会,邀请园艺专家进行培训授课,不断提高妇联执委对和美庭院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发挥群众力量,按照整洁度、美化度、文明度等方面,激励更多家庭参与到和美庭院星级评星活动。全方位展示路桥区和美庭院创建风采,更好地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今年,路桥区新增和美庭院1374户,其中示范户302户,新增和美庭院示范带3条。

    随着新时代和美庭院建设提质扩面,区妇联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持续发力推进、巩固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创”“赏”“晒”“品”等系列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路桥区的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一幅幅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因地制宜,致富之路,“方寸地”蝶变跃升

    “‘家门口’竟也能创业了!”

    在蓬街镇,小番茄、羊角蜜、西瓜等农产品,都有了“蓬农四季”这个属于自己的身份品牌。

    从分拣、分级再到打包、装车……在“杨礼池家庭农场”,蓬来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宁馨正将客户下单的符合标准的小番茄装进印有“蓬农四季”的礼盒,准备配送。

    “蓬农四季”是蓬来建设有限公司打造的市场化运营特色品牌,有效整合了区域内分散的农产品资源,并形成抱团发展的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户只要提供的产品品质过硬,且产出的数量能够达到一定数值,都可以申请合作‘蓬农四季’品牌。我们也会为品牌下的各种产品严格把关,确保品质优、质量硬,切实让农户卖得舒心,客户买得放心。”罗宁馨介绍道。目前,“蓬农四季”产品客户的返购率达92%。

    除了重点打造“蓬农四季”特色种植外,蓬街镇妇联还借助片区优势,不断鼓励村民挖掘资源,联合发展“非遗”布贴画、手工草帽特色手工,聘请蓬街镇兼职妇联副主席张秀洁直播团队助力,探索“品牌+电商+直播”体系,产销对接,促进村民就地创业、就业,扩展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不仅如此,路桥街道丁岙村妇联也致力推进多肉等特色盆栽植物种植,庭院内外与周边十里长街环境相协调,打造了温馨舒适、简约实用的精致庭院。依托十里长街国风市集平台,积极展销枇杷露、布贴画等农文旅产品,在提升庭院知名度的同时,助力产品销售。

    新桥镇妇联则在二嫂乡苑的和美庭院内建立美食共富工坊,寻找周边赋闲在家的妇女,组建一支厨娘队伍,组织区餐饮协会对她们进行24节气菜的烹饪培训,把“妈妈的味道”这个日常最熟悉的家务变成一种技能,助力更多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路桥区深入推进巾帼“家门口创业圈”建设,以台州花木城、稻香果园田园综合体、路桥十里长街为中心成立女性创业圈,培育创业导师团、和合助农团、直播带货团等团队,将农文旅特产、旅游资源与庭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手拉小手”的创业模式,给予各村(居、社区)“一对一”结对指导,传授创业理念和管理经验,扎实推进和美庭院向美丽经济蝶变跃升。截至目前,累计惠及女性3000余人。

    点亮“小家”,美化“大家”,路桥区妇联坚持发挥妇联执委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妇女家庭共建共享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和美家园,不断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和美庭院创建氛围,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彰显巾帼力量。

    (部分图片由区妇联提供)

    相关新闻
    让“焕新”老宅留住乡愁
    共赴一场丰收接力赛
    “闲不住”的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