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目前,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全力进行中。
平原县发生中强震的原因是什么?华北地区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此次地震会造成什么影响?潮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山东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和相关专家,答疑解惑。
问题一:不在大型地震带的平原县,为什么会发生中强震?
从地理位置看,平原县并不处在大型地震带及断裂带上,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但此次5.5级已属于中强震,地震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称,从地震类型来讲,此次地震属于构造地震。从地震发生带来说,平原县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这片地方不是一个明显的地震带,属于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地方。
相关资料显示,郯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郯庐断裂带比较容易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常以破坏性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所以该地段的地震强度大、频次低。
8月6日下午,潮新闻记者联系了山东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他们就按照预案迅速启动二级响应,并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联合视频会商,三方就震情趋势情况进行研讨,分析认为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平原县地震发生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被晃醒,“震撼很强,床上直接被摇醒”、“震感强烈,不敢入睡了”。另外,还有河北、江苏、安徽、北京等地的网友也表示,感受到明显震感。
徐锡伟认为,周边甚至稍远距离的人有明显震感,主要是与地震发生在凌晨有关:“大部分人都处于睡眠状态,如果不是深度睡眠,人被摇醒之后感觉会更明显。如果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工作,可能就不一定会感觉到。”
据统计,近十年来,山东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44次,本次地震是最大震级。
徐锡伟介绍,中国近30年的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西部地区,除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在成都平原的南边龙门山地区,其他大部分破坏性地震都发生在无人区。
另外,华北平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基本没有出现过7级以上地震,处于地震平静期。在这一情况下,目前尚不能判断整个华北地区,特别是华北北部的平原地区是否进入活跃期。“这是正常的地壳能量释放现象,没必要过度担忧。”徐锡伟说。
问题二:此次地震会有什么影响?
“这次山东平原县地震不会对我省短期地震活动产生明显影响。”浙江地震台地震预报团队负责人张帆说,“这次地震震源深度浅,离我省距离700多公里,5.5级地震的能量不足以波及我省。”
据介绍,根据基底形成时代、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构造及其演化特征等综合分析,浙江省大地构造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分为两个部分:断裂带西北为扬子准地台,断裂带东南为华南褶皱系,其中扬子准地台属于扬子地块,华南褶皱系属于华夏地块。“通俗地说——就是由于地质构造较稳定,决定了我省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张帆说。
对浙江人来说,最近几次地震,高层住户比地面或低层住户要震感强烈得多。张帆也做了科普,他说:“我省主要受到远场强震波及较多。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高频成分衰减较快,波及我省的为频率较低的面波。而高层建筑物相对于低层建筑物长频率自振周期长,频率低。当低频的面波到达时,自振周期长的高层建筑物震动相对低层的大。”
问题三:普通人如何接到地震预警?
灾害面前,早一秒收到消息,就能多减少一些损失。
人类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如何预测地震,中国古代就有“观星测震”“观地测震”之说,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先后开始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是世界级科学难题。
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但是可以发出地震预警。
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大约6公里/秒左右,但震动相对较小。横波速度较慢,大约4公里/秒左右,携带能量大,是大地震时造成破坏的元凶。地震预警系统是利用震中附近监测仪器捕捉到的地震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横波到达震中周边地区之前,通过电子通讯系统发布预测地震强度和到达时间的警报信息,使相关机构和公众能采取紧急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据浙江省地震局介绍,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浙江子项目建设有114个预警站点,包括24个基准站、45个基本站和45个一般站,项目已完成建设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暂未对外发布预警信息。项目投入正式运行后,可提供地震参数速报结果、地震烈度速报结果和远场大震预警信息等服务,根据地震震中距的不同,可提前数秒到十几秒发出地震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机是否已经开通“地震预警”功能,根据手机型号不同,一部分品牌的手机需要到应用商店中,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
还有一部分品牌的手机需要到系统“设置”当中,找到“安全”选项,然后一步步根据提示打开“地震预警”功能。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灾害给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害?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总体上可划分为三道防线: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体系、紧急救援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形成了以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救援为主的三大工作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