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机改造好后,还要将焊机信息录入控制终端,这样每台机子都有‘身份证’。”7月27日上午,海宁市海州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空地上,6台电焊机正等待“手术”,正在调试设备的技术工人小姜告诉记者,通过“手术”,这些旧电焊机都将实现“加芯赋码”。
“加芯赋码”后,电焊机的会有什么变化?平台技术支持方负责人徐世杰介绍,电焊机改造后,使用者必须扫码申报,小程序会自动查询是否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而且使用前,操作者要学习电气焊作业“十不准”,并签署安全承诺才能开机使用。“每次操作前都要扫码签名,后台可以记录使用该台设备的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操作,如果是流动作业,还将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安全上岗从“以码管机、以机管人”开始。电气焊作业人员违规操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所以在此次改造中,在硬件方面,电焊机都新安装了芯片,并打造了“安芯焊”控制终端,形成安全云监管网络。徐世杰表示,通过物联网技术,“安芯焊”控制终端可以实时监测焊机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远程管理。
记者从应急局了解到,海宁作为嘉兴试点县市,正全面推进我市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工作落地见效。前期已对电气焊作业场所、电焊设备数量等情况进行排摸,1497台电焊设备正有序改造升级,8月10日前,将全面完成电焊设备硬件改造及扫码应用推广,实时动态管控流动电气焊作业。
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企业电焊设备改造、系统使用、培训考核等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