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比赛有多大的带动作用?
近日,浙江舟山一场名为1390海岛越野赛,拿出了他们的成绩单:903人报名的赛事,为举办地带来综合效益1391.23万。
这个准确的数字出自《1390海岛越野赛举办地城市综合效益评估报告》。潮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赛事执行公司——舟山市黑水社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欣海,他解读了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本届赛事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新城管理委员会承办,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舟山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支持,舟山市黑水社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为什么一场举办时间不过两届,人数规模还不到千人的赛事,会出一份这样的评估报告?
“一个赛事做得好不好,我们想通过第三方来做一个评判。”韩欣海是这样回答的。韩欣海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因为热爱奔跑,他改行成立了一家赛事执行公司,成为一名浙江体育产业的从业者。
“带动全民健身,拉动当地旅游,打响城市知名度。”韩欣海说,这是他们办赛的初心,韩欣海的赛事公司每年承办舟山地区大大小小的比赛二十多场,1390海岛越野赛,是公司每年筹备时间最长的一场比赛,他说,综合效益这件事,他们自己也在分析,但以前总是自己说说的,公信力差了一点,所以今年在做赛事安全评估方案的时候,就想到了委托一家为国内一些大型马拉松、路跑赛事做评估的咨询公司,做了一份完整的《综合效益评估报告》。
这种类型的评估报告,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型赛事进行专业测算。
这份《评估报告》长达30页,内容涵盖了参赛人群特征、选手对赛事的评价,以及赛事为举办地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在选手画像中,男性、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等的关键词都契合了越野赛的选手,在参赛人群分析中,韩欣海特别提到的是市内外选手比,今年的赛事,非舟山户籍外地选手约89%,约60%的参赛选手现居地为境内非舟山市。
大量从外地涌入的选手,为本是旅游淡季的三月,制造了一个旅游小高峰,“整个赛程为期三天,当时我们的指定酒店都爆满了,周边的酒店也入住率猛增。”
在评估报告中,最受关注的这样一组数据——
赛事运营投入金额249.62万元,但为舟山市带来的举办地综合效益(包含经济效益和通过媒体报告给举办地带来的社会效益)达到了1391.23万元,其中为舟山市带来的经济效益(指由于举办1390海岛越野赛而给举办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1353.64万元。
参赛选手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零售、娱乐等方面的直接消费为271.14万元。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赛事,能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大量外地选手不远千里赶来参赛?
“一个好的赛事,一定要有文化内涵的加持。”这是韩欣海的答案,他说,这个诞生于本土的越野赛,处处都体现着舟山味道。
赛事的名称是“1390”,这个数字是初心也是回望。
舟山群岛到底有多少个岛?此前通行的说法是1390个,2021年舟山市下发的《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舟山市自然资源有关信息数据的通知》中,因为海岛定义的调整,舟山市的最新海岛普查基本数据为2085个。
虽然岛的数量改变了,但“1390”这个数字作为赛事的品牌名称延续了下来,“赛事线路在舟山本岛,依托国家健身步道、环浙步道,从东到西做了一个设计,整条线路见山见海。”韩欣海说。
选手手中的奖杯就是用舟山的老船木制作而成。
更让他得意的是赛事奖杯的设计。
“有一次我去一个小岛,看到一艘破旧的船,就想到了我们舟山的老船木,用老船木来做奖杯,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韩欣海说,围绕赛事做的一系列的文创产品都受到了参赛者的好评。
在这份长达30页的报告中,韩欣海说有一个数字他不太满意:“调查中有一项是,你认为‘1390’是独一无二的赛事吗?评估报告中,满分5分,得分是4.6,相比其他各项比较低。”
在韩欣海看来,这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还有潜力可以挖”。
“独一无二”是这项本土赛事需要努力奔跑的方向,只有特色,才能在各种赛事井喷的当下站稳脚跟,“希望用2-3年的时间,比赛规模从1000人增长到3000人,而更重要的是成长为一个更有辨识度,更有个性的赛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