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场业余足球赛刚结束,就能收到一份包含了自己本场的运动数据、射门次数、战术分析等内容的报告,你相信吗?
7月27日,2023年杭州市校园足球业务骨干培训会议在杭州千岛湖举行,会议中,杭州市校园足球协会技术顾问、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孙耀然博士介绍了一项校园足球数字化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就能让以上设想成为现实,杭州校园足球在科技赋能下跨上一个新台阶。用数字化技术武装校园足球,杭州在全国开了先河。
据孙耀然博士介绍,这套运动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由浙大光电竺星团队研究开发,这套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无感式数据采集方式,用视频采集,无需穿戴设备,具有零门槛、高普及性的特点。
这套技术可以进行运动追踪、行为识别,高效提取职业级的运动数据,自建大规模运动数据集,随后形成多元分析评测模型,进行技战术分析、决策能力分析,具有专业深度,最终实现游戏化呈现,在专业化的同时兼具趣味性。
孙耀然告诉记者,数据采集设备可以为学校的教学课程与校队训练提供数字化分析能力。应用足球数据分析技术,为多支高水平校队、普通校队,以及学生足球课程的比赛提供分析报告,辅助教练进行针对性训练方案设计,促进教练与球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校园足球数字化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如何?让我们听听不久之前在比赛中测试性应用后的使用者反馈。
本月中旬,“智圣杯”杭州市校园足球邀请赛在天元公学钱学森学校举行。天元公学、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三墩小学各派出一支足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比赛结束后24小时内,参赛的小球员们都得到一份量身定制的个人数据分析报告。据了解,数据来源的秘密在于——球场四周装了高科技的光电设备。
在报告中,包含阵容分析、比赛整体数据、各个球员的位置分布、热图、传接网络、传球路线、射门分布、威胁射门路线图、每一个球员进攻防守的数据、热度、点位等等数据。教练能从比赛报告中得到很多信息。
三墩小学足球教练叶老师告诉记者:“感觉几个数据都挺有用的,不同的数据可以让教练从不同的方面分析队伍整体状况和个人发挥,对后面的训练调整都很有参考意义。”
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笕正校区男子甲组的教练夏超也觉得这样的大数据分析非常好,没想到现在的AI技术,专门针对校园足球这方面已经可以做得这么好,不过他也提到:“就是有一块内容可能还需要完善,就是阵型的变化,因为比赛一开始的阵型和变阵型有结合,如果阵型变化这一块也需要跟上,这样场上队员热图在球场三区的位置也会产生变化,反映得会更加直观。”
学军小学体育老师李志华告诉记者,学生们的跑动距离、射门次数、赛场上的战术变化等数据让他眼前一亮,“以前,我们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场上的队员表现得怎么样,但人眼总归有看不到的地方,这份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场上队员们的状态,如果这套设备能够常态化使用,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肯定有帮助。”但另一方面,他针对数据辅助之后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思考:“虽然现在这份数据看起来很详细,但没有针对性的解读和建议,无法直接将数据转化成教学成果,所以如何利用这套设备来跟进后续的训练,暂时还没有想好。”
另外,这一设备还可以为足球赛事提供数字化分析,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足球赛事。教师也可以便捷地从校园足球赛事场景中,发掘丰富的技战术案例,用于课程教学、训练和教学研究。通过赛事数据的持续积累,教师还可以更加直观地解析校内足球发展趋势,并更加全面、高效地发掘优秀球员。
接下来,杭州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长阳小学等8所学校将作为杭州市校园足球数字档案创建基地,率先采用这套数字化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