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通报乘客喝水被罚事件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南京地铁上因为“喝水”而被“开罚单”,引发网友热议。7月25日,该网友就此事作出澄清,称自己喝的不是白开水,而是瓶装饮料。因为是第一次违规,所以当时只是被工作人员警告了,并未被罚款。
这份编号G506202301445的“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行为告知单”,虽然并非罚单,没有罚款,但却明晰地表明了南京地铁上禁止饮水的规定。
上述“告知单”根据的是2014年7月出台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中“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的规定,而且将其列在了“损害轨道交通设施和影响运营安全”的诸多行为之中。25日,南京地铁客户工作人员回应,列车上禁止饮食,喝水也是饮的一种,发现后会做出相应处罚。此举主要考虑到在地铁上喝水、饮料等时,如果水滴洒落到地面,容易使乘客滑倒,也担心会招来虫子、咬断电路,影响行车安全。
对于喝水算不算影响其他乘客及公共权益的“饮食”行为,从目前看反对声居多。不少网友说:“过分了,吃食物有味道。地铁列车是封闭空间,所以禁止,但喝水不应该禁止。”“地铁上自己喝瓶水,怎么干扰或影响到别人了?”“非人性化,有的人就容易口渴,有些人身体不适需要随时喝水,难道让他下地铁喝?”
法律上有没有明文规定地铁上不能喝水?从2020年4月1日起实施、交通部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上来看,“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确被约束。但这个“进食”是否包括饮水呢?《办法》里没说。
那么水到底属不属于饮料呢?水可以是饮料的一种,这个解释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因为一般理解饮料指奶制品、咖啡、果汁、含糖汽水或可乐之类,水指白开水、矿泉水、茶水之类,两者还是有区别。
而且在一般的大众认知里面,水无色无味,不会影响到任何人。而如果禁止人在地铁上喝水,那带来的隐患倒是比较多。比如大城市的早晚高峰乘车,要是有人在地铁上突发疾病需要服急救药,也不让他喝水吗?
当然,地铁上禁止喝水,并非南京一家,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类似规定,但总的来说,还是允许在地铁上喝水的为多。比如杭州地铁规定在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但允许乘客喝矿泉水或其它没有异味的饮料,这样的规定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一个管理规范在制定实施过程中,其前提是群众认同、通达人情,不合人情道理的,不妨与时俱进予以改变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