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透过义乌“窗口”,看到亚运红利

    潮新闻 记者 朱高祥 金檬 蒋守洋2023-07-26 03:28全网传播量22.7万
    00:00
    00:00

    上午9点,倪忠华刚把店铺的门锁打开,客户询问订单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倪忠华的商铺开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二楼,这里售卖各式体育用品的商户至少有六七百家。

    有人把这里形容为运动爱好者的“天堂”,篮球、杠铃、瑜伽垫随处可见,伸出手就能触摸当下年轻人的运动潮流。行走在这里,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义乌作为“世界超市”的经济脉动。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逐步临近,义乌再次像“风向标”一般,成为经济活力最好的例证。

    作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杭州的这场体育盛会,将会给浙江带来什么?潮新闻记者来到义乌,透过义乌这一世界性“窗口”,寻找亚运所带来的红利所在。

    亚运带动全民健身热情

    “昨天一大早,有个桐庐的客户来到我们店里,下了一个潜水镜的大单子,我自己都很惊讶。”

    接电话的间隙,倪忠华给记者介绍着店里的商品,各种球类、水上运动类的体育器材展示品挂满了多面墙,仅泳帽这一个品类,就有布帽、PU涂层泳帽、网帽、橡胶泳帽、硅胶泳帽等多种类型,各种颇具设计感的潜水镜也让人眼花缭乱。

    W020230720733733219515.png

    倪忠华的“赛世达体育”店铺里的泳帽 金檬/摄

    进入夏季,很多地方也借着亚运热推出各种水上游玩项目,记者了解到仅桐庐就有近十处水上乐园。人们亲近水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更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门,在清凉的地方来体验运动的乐趣。

    “时间段拉长来看,今年以来,体育用品的销售同比增长超过了30%。不仅是水上运动类,足球、排球、羽毛球的销量都很好。”倪忠华告诉记者,去年的世界杯加上今年的亚运会,整个社会的运动氛围已经被点燃,所有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购买一些运动装备。

    今年以来,浙江已经举办过多次省级运动会,比如第四届生态运动会、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等,各种民间趣味比赛更是数不胜数。记者曾目睹一场在宁波举办的民族趣味运动会,来自苗族、仡佬族、畲族、土家族等20余个民族的百余人参赛,场面好不热闹。

    随着“大莲花”“小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等世界级优质场馆的建成,亚运将为杭州进一步补齐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短板。后亚运时期,杭州还可凭借优秀的软硬件条件,给普通市民带来更多的健身场地与运动条件,全民健身活动也会越来越热闹。

    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整体持续向好,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浙江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不含学生)达到31.04%,相比于2021年的29.58%,增加了1.46%。

    “从去年开始,民间各类赛事、活动变得多了起来,也带动了运动鞋服的销售。”义乌国际商贸城大成体育销售经理蒋小仙告诉潮新闻记者,今年义乌就已经举办了三次大型的民间运动会,全国各地的大小型比赛也有很多,“所以就有很多单位或组织来进行团购鞋服,每次都至少有二三十套。

    按照《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浙江要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整体智治工作等“六个走在前列”。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达500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以上。

    对GDP拉动量作用明显

    从事体育用品贸易已经十多年的“民飒体育”商户陈绍美向记者感叹今年来自周边亚洲国家的订单明显增多,一季度贸易回暖后新增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八月底,工厂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在外贸方面,义乌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现在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很多运动相关商品都可以很便利地销往这些沿线国家。”陈绍美告诉记者。陈绍美自己的公司主要做外贸生意,凭借独创性的设计与过硬的品质,销售业绩一直不错,今年的订单量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W020230720733734438561.png

    陈绍美店铺里的足球 金檬/摄

    “义乌体育用品行业有较好基础,年出口额超过60亿元。随着公众对自身健康意识提高,体育健身、户外休闲产品需求也日益旺盛。”即将在9月举办的2023义乌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的主办方负责人杨建庄告诉潮新闻记者。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向潮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杭州背靠电商和义乌小商品市场,亚运会为浙江小商品经济和跨境电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比如在杭州富阳,随着亚运的临近,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和富阳祥瑞水上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加班加点保证杭州亚运会比赛用的赛艇、皮划艇和龙舟的供应。据悉,近年来,杭州富阳全区体育产业年产值达到39.1亿元,富阳特色的赛艇、龙舟产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体育制造产业集聚区块。

    W020230718716105437643.jpeg

    图据新华社

    亚运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以曾举办过亚运会的广州为例,据广州市财政局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计投资金额高达1226亿元,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49倍,广州的城市建设速度比原规划至少加快了5年至10年。亚运不仅能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拉动当地制造、建筑、运输、餐饮住宿服务、商品零售、电子通讯、休闲旅游等领域产业发展。

    浙江省统计局曾通过测算亚运赛前筹办阶段的投资对杭州市GDP、财政收入和就业人数的影响,采用GDP模型测算得出,亚运投资对杭州市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对就业人数的拉动量约为67万人,占同期就业人数的2.4%。

    按照“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规划,杭州将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共同承办亚运会40个竞赛项目、61个分项的赛事。 

    亚运场馆的建设以及赛后利用将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但促进了杭州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给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从而促进地区间、城乡间、人群间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发展,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

    带来更快发展的浙江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距义乌市不到20公里的金义综保区内,大小货车正在烈日下装卸货物,一派忙碌的景象。

    浙江启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焱告诉潮新闻记者,“以前,我们企业需要去类似进博会这样的平台招揽生意,随着综保区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都是商家找到我们,订单再也不用发愁。”

    金义综保区的发展正是浙江系统布局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的生动写照。浙江借助亚运这一巨大历史机遇,推进世界一流强港、交通强省建设。

    89ab98a6f2165053dabae2f387d2cb0b.jpg

    图据受访者

    以杭州为例,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亚运场馆和亚运村建设,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公路、铁路西站枢纽、萧山机场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项目,进一步提升杭州综合枢纽功能,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亚运之前,杭州地铁将建成“十普一快两市域”城市轨道骨干网络,运营总里程达516公里。不仅如此,都市圈内正配套建设杭绍城际、杭海城际、杭德城际等市域城际线路,多网融合的都市圈轨道网正在形成,城市之间的发展也将更加协同。

    浙江还在创新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共迎绿色亚运。比如,加快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全省主城区比例达90%。加快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先行推动台州、温州、宁波、湖州争创全国示范城市。构建绿色航运廊道体系,推动长兴—嘉兴等试点。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占比达30%、内河水上低碳服务区占比达50%。

    亚运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目前,杭州亚运会竞赛报名工作已结束。亚奥理事会45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均已报名,运动员人数达到12500多名,报名规模创历届之最。 

    WechatIMG10986.jpeg

    图据“杭州第19届亚运会”公众号

    在这一国际化舞台之上,浙江将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现代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亚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和观众将有机会亲身感受到浙江的美丽和宜居环境。

    “这些年,浙江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利,最重要的是,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并不是一句空话,我非常期待亚运的到来。”蒋小仙告诉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