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女孩摘掉助听器,女教师不再受息肉之忧,多亏这位社区医生

潮新闻客户端帮这位社区好医生征集疑难杂症患者,扫二维码预约

潮新闻 记者 刘千2023-07-26 02:59全网传播量5.1万
00:00
00:00

说到社区医院医生,大家可能都觉得很多时候就是配个药,看一些基础病。但是,在杭州西湖区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位有口皆碑的中医师陈回春,扎根在基层十余年,潜心钻研医术,守护街坊邻里的日常健康,也为许多癌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缓解大病痛。

“在社区医院当医生,患者基本都是街坊邻居,我想把病人的问题在社区就解决掉,减少他们的求医奔波之苦。”陈回春治病时讲究“整体观念”,不仅关注病症表现,更关注患者情绪心理,挖掘真正的病因,辩证论治,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陈医生在为患者看诊

工作压力大,耳聋耳鸣

27岁姑娘戴上了助听器

27岁的杭州姑娘晓飞(化名)是做秘书工作的,大概半年前,她出现耳鸣耳聋,跑了好多家医院,中西医都看不好,听力下降影响工作,不得已,晓飞戴上了助听器。

“难道就没法治了?”晓飞的父母又心疼又着急,“每天戴助听器,这以后还怎么去找对象!两老托人到处打听,有位亲戚正巧是陈回春的老患者,就介绍过来了。

晓飞本来不抱希望,看诊时她郁郁寡欢,不苟言笑,对陈回春的能力还有点怀疑:大医院都治不好,社区医院的医生还有办法?

陈回春出身中医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对中医的热爱和钻研,以及对患者强大的共情能力。无论是什么样的患者,他都有一套快速拉近距离的法子。他询问了晓飞的工作生活后,很快就找出了病因。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开始“绕弯子”,和晓飞聊起了兴趣爱好、生活趣事,又回忆起自己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读研时,患耳鸣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整个脑袋都是嗡嗡嗡的声音,很崩溃……”陈回春说,后来,他靠着毅力探索学习医术,才把自己治愈了。

这段故事让晓飞深深共鸣,她开心地笑了,对治疗也流露出了信心。

于是,陈回春开始鼓励:“耳朵的病因是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抑郁,伴随长期失眠,虽然现在的症状比较严重,但好在发病时间短,能治好,你先要放宽心,试试我的补气清肝汤。”

陈回春介绍,这款方子通过补气升阳,带动气血上行,通补耳络,再清肝解郁,带动肝火下行,一升一降,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治耳鸣又防复发,很适合气虚的亚健康上班族。

服药期间,晓飞能感受到耳鸣发作越来越少,睡觉也安稳了,但是她依然离不开助听器。

直到一个月后,第三次复查,走进诊室后,陈回春的一句:“助听器故障啦,怎么没戴呀?”晓飞这才发现,忘戴助听器,竟然也能听见了,“陈医生,我的耳朵是真的好多了啊!”

诊室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

切了又复发

折磨人的胃息肉终于消停了

去年年底,辖区一位老患者张阿姨(化名)在陈回春处调理身体很满意,就带着读大四的女儿菲菲(化名)来看多发性胃息肉。

此前,菲菲在大医院做了两次胃镜,息肉切了又长,西医说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办法只有做胃镜摘除息肉,眼看就要毕业找工作了,病治不好,人很虚弱,她都不敢想象未来。

初诊时,菲菲很焦虑,她不停地问陈回春,自己的病是不是治不好了。“我每天只能吃稀碎软烂的东西,连正常的饭都不能吃了,毕业后要怎么工作生活……”

暗红的嘴唇、绛红色的牙龈,引起了陈回春的注意,因为长期胃糜烂出血,菲菲早已患上了中度贫血,“胃痛、便秘、息肉出血……小姑娘明显的气血不足,人也比较乏力,治疗第一步是要调理脾胃,先恢复正常进食的能力。”

陈回春用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药物去治疗。一个多月后,菲菲胃口好了,慢慢地能进食米饭了,每天正常排便。陈回春又加上健脾的药物,治疗两个月后,菲菲胃痛明显缓解,胃息肉也不作祟了,于是复查了血常规,贫血果然好了。

“既然胃部的不适症状都没了,息肉也在慢慢变小,那之后也不用频繁做胃镜切息肉了,你就把息肉看做身体的一部分,先和它和平相处,在不知不觉中,再通过中药让它慢慢消失。”陈回春说。

今年,菲菲顺利入职一所幼儿园当了老师,陈回春也跟着开心了好久:“这就是我当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菲菲的治疗还在继续,类似这样的疑难杂症,陈回春都会反复回顾钻研,精益求精。“疑难杂症对我来说很有挑战,看病的过程,也是对我医疗技术的磨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病人既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

每周四,是陈回春的“出诊日”,这个半天,他会走出诊室,为一些疑难杂症患者上门看诊。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数年。 

借着这次采访的机会,陈回春医生想通过本报征集各类疑难杂症患者,每周六下午,他开出了疑难杂症在专病门诊,限号10个。如果你有顽疾多年无法治愈,可以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报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