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在蒙古烤羊肉

潮新闻 董柏年2023-07-25 00:10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当下烧烤盛行,想起前几年在蒙古烤羊肉的经历。

蒙古没有开通团队旅游,普遍人只能自行前往,签证也是“门槛”颇多。

到了蒙古,去蒙古包烤羊肉是不二的选择。在乌兰巴托发展已有十多个年头的朋友老陈,放弃了公司的手头工作,特地亲自开车带我们去了首都的一个大规模牛羊肉市场。

市场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马路边有两排黄绿房子特别醒目,当我们进入那排黄色外墙的房子内,只见上百位女工统一着黄色的工作服,屋内全是既新鲜而又暴鼓着一条条肌纤维的无一丝肥膘的牛肉。那些女工,刀工个个娴熟无比,动作可不是一般的麻利,令人惊叹不已。

来到另一排绿色的屋内,同样是上百个清一色的女工,只是服装变成了绿色。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上好的牛羊肉,折合人民币才十五元左右一公斤。老陈干脆地挑了整一头14公斤的已去了头和内脏的羊,这还算是比较小一些的呢;另外再挑了十来公斤上好的牛肉,又在一家路边超市采购了糕点、酱瓜等零食,还有酒类,因为在蒙古包主人那里,除了马奶酒外不提供其他任何酒类,蒙古国对烟酒的控制是相当严厉的。

乌兰巴托的屠宰市场一角。

自驾车出了乌兰巴托市就是中央省,公路上的汽车愈来愈少,虽然没有高速公路,但寥寥无几的车辆在一望无边的草原路上,照样可以飚到一百码甚至一百二十码,无需担心超速。越离开首都,草原越是郁葱,这时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地广人稀。

终于来到一片东面是既茂密临近又有一条清澈蜿蜒小河的森林,河的西面是一处稍为平坦的小山坡,两排白色靓丽的蒙古包,整齐划一地依山而建。

蒙古包。

老陈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叫铁林基,具体怎么写他也搞不清,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依山傍水,又有原始森林,是骑马、烧烤和露营的绝佳胜地。不过虽然如此,但由于蒙古人的经营理念不同,一般的蒙古包都建在大草原上,而这里有如此优质又近在咫尺且取之不尽的河水,只需要架一个水泵便可引入,不知是主人想不到还是根本不想去做还是另外有什么我还不知道的原因,反正厕所还是原始的土坑,蒙古包内还是无水可用。

烤羊肉需要3个小时,我们把采购的肉交与主人加工,一帮人先去体会当地最引以为豪的一项技能——骑马。

待我们在马背上被颠得全身像散了架而又饥肠辘辘时,在已经炉火通红的蒙古包内,强壮的女主人搬来了一大锅加工好的烤羊肉,当盖子被揭开,随着一股蒸汽的腾升,蒙古包内顿时飘逸着浓浓的诱人香味,我们忍不住想马上去抓一块。

一大锅烤好的羊肉。

据传成吉思汉远征欧洲时,想到了拿石头砌成炉子,以盾牌作为烤炉,把死的战马和一些牛猪羊鸡都切成块,把自备的野菜置于盾牌表面烧烤调味,这是最初蒙古烤肉的由来。

铺一层光滑的鹅卵石,在上面铺上土豆、胡萝卜和羊肉,也可以再加上一些洋葱以便更好地去膻味。就这样一层一层地码满一锅,然后上火加热。锅里是绝对不能放水的,高温下,羊肉的油脂融化,香味渗透进土豆和胡萝卜内,然后滴落锅底,既能防止锅被烧干,又去除了肉的油腻。

制作石头烤肉的鹅卵石是要精心挑选的,不能有任何棱角。蒙古人的习惯是吃肉前先将滚烫的石头拿在手上摩挲摩挲,据说有强身健体特别是强心的功效。所以没等我们下手,主人先分给每人一块已被考得乌黑的椭圆形鹅卵石,要大家趁热放在手掌里不停地搓。

大家纷纷拿着鹅卵石在手心搓。

石头凉了。但还不能自己动手拿,按照蒙古的礼仪,第一块肉应该由主人分给大家,朋友老陈这时就充当主人来行使这项程序。

按照蒙古的风俗,吃羊肉全用手抓,由于用这样独特的方式烤熟的羊肉,完全原汁原味、肉质鲜润松口,完全没有我们平时烤出来的有时肉与骨黏住不易分离、还容易塞牙的情形。更意外的是,原本比较乏味的土豆,由于吸收了羊肉中的精髓,可口无比。

此时热情的男主人又端来了浓郁的马奶酒,看颜色和口味跟我们平时喝的鲜牛奶差不多,只是稍带一点酸味,谈不上有什么酒精度。

品着新鲜的马奶酒、大口地吃着刚出炉的烤羊肉,大家都感到能有这么一个纵情的异国夜晚无比幸福。只是没多久就都觉得自己是“小鸡肚肠”,土豆和胡萝卜成了香饽饽,最后锅里留下的只是肉。这时陪同游玩的两位蒙古小伙,才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战斗力”。

临结束时,老陈从一大堆骨头中挑出一块肩胛骨,两手使劲,骨中间裂开了一条缝。他拉开门,然后把这片羊骨头丢在远处的草原上,门外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