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被翻译成了“Special Car”,北贵宾区被翻译为“VIP North” ……看到这些“中式英语”标识,你是否有些哭笑不得?
公共场合外语标识的正确与规范,关乎着城市的形象。为更好迎接杭州亚运会,让外国友人看清楚、读明白,7月24日,在省、市政协委员的组织下,来自浙江大学的20多名中外志愿者,给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来了一次“体检”。
一大早,潮新闻记者就跟随“纠错”小分队来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T4航站楼的到达层,道路指引、信息服务等各种标识列出了建筑内的重要设施,并用箭头标注行进方向。黑色字体清晰醒目,且都配有英文标识。然而,若细看这些标识,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例如,在道路指引牌上,“北贵宾区”被直译成了“VIP North”,十分考验外国友人的理解力。巴林的留学生Zakareya建议,改为“VIP area(North)”可能更为合适。
北贵宾区被译为“VIP North”
使用度颇高的“网约车”一词,在机场、高铁站翻译各不相同。在机场的触摸导航屏上,网约车被标注为“Special Car”(特殊车辆),网络预约的概念完全没有体现。一抬头,就能发现不远处的道路指引牌上则出现了“Online Car Hailing”的翻译。
大家来到杭州东站,又发现了第三种译法——Ride-hailing Car。
网约车被译为“Special Car”
那么,哪一种译法更为准确呢?潮新闻记者翻阅了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9月发布的《杭州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导则》,在枢纽类图形符号中,“网络约车”被译作“Ride-hailing Car”。
志愿者注意到,杭州东站的抵离服务台缺少英文标识
“其实这些翻译大致意思也可以看得懂,但是不够标准,感觉不是很好。”经过一上午的纠错活动,不少志愿者表示,外语标识上的“低级错误”并不多,但存在机械直译、译写不一致问题。来自越南的DINH TUAN ANH曾经在互联网企业担任过产品经理。他说,自己就是用打磨一款产品的心态来参加活动的,希望能帮助外语标识实现一次小小的“迭代升级”。
对于志愿者们的“较真”的劲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许翾也非常感动。她表示,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能够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半天的暗访活动,也体现了大家用心参与亚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接下去,我们会整理总结相关记录,通过适当的方式提交给有关单位,助力城市文明的提升。”
据了解,本次活动也是围绕迎亚运盛会助力全省城市品质大提升、城市治理大提升、城市文明大提升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的一次线下走访。
如果你发现有外语标识不准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