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以西湖文化为代表的杭州传统文化,曾经怎样影响亚洲?7月21日,“西湖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及影响”学术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邀请了日韩学者及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到场,围绕“西湖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传播及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带来了一场学术与文化的盛宴。
在亚洲诸多国家之中,日本与杭州西湖的渊源颇深。“在日本,早在平安时代,菅原道真的诗文中就可见‘孤山寺’之名。也就是说早在唐代,日本的文人对西湖已经有所认知。”来自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吉原浩人在演讲中提到。
“日本的室町时代,他们对西湖印象的构建有两种方式,一是文字,包括游记与诗文;二是图画,主要有立轴与屏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小法以室町时代为时间坐标,讲述了当时日本文人的西湖情结。
唐宋以来,以《西湖图》为代表的中国水墨画在日本的绘画发展史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作为日本水墨山水画的固定题材长达几个世纪。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三十年的研究员方忆,通过介绍日本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个人收藏的15世纪至19世纪日本画家所绘的《西湖图》,对这些作品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构图形式、画风上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西湖元素丰富多彩,茶文化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同样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关剑平从西湖的茶文化出发,将其如何走向日本,又是如何成为日本茶文化发展精神寄托的过程娓娓道来。“西湖是杭州最完美的具象,作为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饮茶以西湖为依托走向日本,为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
杭州西湖的美,随着涟漪荡漾到日本,也拨动着朝鲜半岛文人的心弦。来自韩国的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李幸哲,介绍了从13世纪到18世纪,杭州西湖对朝鲜半岛文人的文艺创作和审美产生的巨大影响。“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西湖是外国的一个名胜,但在曲折的历史中,成为了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安慰的理想审美空间。”
千百年来,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了卷帙浩繁的研究成果。随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使西湖学有了国际文化交流互鉴这一研究的新空间。本次论坛也倡议更多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行列中,共同为西湖世界遗产的价值阐释凝炼出新的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