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重温瓦窑红色精神,助力坦头发展长征

    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支临浙水,爱漾天台”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调研

    潮新闻 通讯员 刘志成 张宛臻2023-07-21 02:04全网传播量624
    00:00
    00:00

    天台县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坦头镇欢岙办事处,是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坦头镇转型发展新道路。2023年7月9日,由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天台县坦头镇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重温当地红色革命精神,探索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寻找坦头镇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刀火之间,回首岁月嵘峥

    该革命场馆主要围绕天台县革命烈士石瑞芳的事迹展开,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紧紧依靠当地民众开展革命的光辉事迹。同时,基地还陈列了许多当时的武器和一些生产工具,如火轮、剑、刺刀、马灯等,展现了革命战争时期先烈们的生产斗争条件。

    场馆内,实践团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当地革命群众发动了“平粜斗争”、“二五减租运动”和桐柏暴动等正义斗争,在革命过程中,很多革命群众因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石瑞芳、林永闹等等,他们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砥砺前行。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和解说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据解说员介绍,该纪念馆最初是由革命烈士林永闹的后人林陈林先生带头筹办,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红色基地。后来,在2018年左右,该纪念馆被纳入到国家红色教育基地体系中,由当地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也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天台县最重要的一个红色基地,该景点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最好的纪念馆之一,每日客流量超50人,每逢建党节等特殊纪念日,人流量峰值为日均200余人,绝大部分游客都是政府机构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学生。

    同时,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了目前纪念馆的规模和形式,包括革命纪念馆、文物陈列馆和烈士纪念碑等部分,三个建筑物随着山势形成一个自然的递进。其中作为主体的纪念馆更是通过2018年的翻新,作为坦头镇“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增添了数字化展示方式,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增添了全套多媒体系统,即将转型为智能化红色教育基地。

    会议旧址,聆听馆长心声

    作为副馆长和顾问的林陈林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他是林永闹烈士的后人,热情地在中共天台县委会议旧址为实践团讲解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带着浓重当地口音的他,饱含热情地在会议旧址里带领我们追溯过往,实践团切实感受到了他作为烈士后人的自豪与骄傲。他细数着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指着房间内每一处文字、图片以及雕塑向实践团娓娓道来,仿佛一切就在昨日。

    山岙之中,感受时代新风

    走出纪念馆,实践团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两块纪念碑前进行瞻仰纪念,一块是纪念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群众,一块是缅怀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英烈先辈,碑前堆满了到访者献上的鲜花和礼物。

    置身于郁郁葱葱的山丘之中,梯田环绕,山泉潺潺,还可发现几座碉楼,以及开发出来的旅游线路。国泰民安、岁月静好,实践团深深地体会到,正是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成立,周边的乡镇建设焕然一新。旅游产业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更是突出展现了红色革命地区的特色。

    总结而言,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政府在文旅产业转型的试点之处,既体现出政策扶持在产业数字化转型、顺应时代潮流方面的重要性,又强调了精神传承在文旅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引领作用。浙江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支临浙水,爱漾天台”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参观调研中,了解了其发展历史及其发展定位,并将在未来进一步探索红色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
    庆元县官塘乡:“七一”红色实践——在庆元县第一党支部重走红军路
    重温党史,铭初心!北京市属公园九大红色景点邀您体验
    重读抗战家书 感受雨花英烈抗日救国决心
    走进越城 寻英雄足迹 承红色基因
    婺城安地:暑期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