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水蜜桃、新丰生姜近日接连入选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嘉兴市特色农产品“十大伴手礼”名单,此前这两样“宝贝”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南湖区“土特产”频频现身各大荣誉榜单,这离不开南湖区大力实施的农业品牌振兴战略。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土特产”换来“金效益”。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南湖区凤桥镇,是中国桃的原产地之一,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种植历史。悠久的历史与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南湖区水蜜桃产业足够的底气。同样,新丰生姜也是南湖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早在明代就开始种植,至今已有600多年栽培历史,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选育出高产优质品种。
近年来,南湖区挖掘“土”的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差异化发展定位,构建“一镇一品一产业”体系,先后创建大桥“江南”葡萄、余新白玉蜗牛、新丰“汉塘”生姜、“凤桥水蜜桃”等特色产业品牌。
七月的凤桥镇,蜜桃飘香。桃农们忙碌中透着喜悦,一盒盒水蜜桃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多年培育,凤桥水蜜桃的招牌越擦越亮,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升级。七月初,凤桥水蜜桃还登上了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大舞台。
眼下,也正值生姜采收时节,新丰镇的生姜加工企业十分忙碌。在新丰生姜开发有限公司里,嫩姜经过32道严苛工序,化身成为腌姜产品,该公司推出的“姜中煌”品牌,一直是市场上的“香饽饽”。正是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小生姜”闯出了“大市场”。去年,新丰生姜产量占全省生姜产量的一半,年产值超2亿元。
新丰生姜、凤桥水蜜桃的连续出圈,得益于南湖区放大“特”的优势,打造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20片叶子供养一颗桃”“一斤肥料供养一斤桃”的水蜜桃特色种植理念耳熟能详,独到的管控方式,呵护出一颗颗貌美甘甜的品质桃,让水蜜桃凭颜值与品质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此外,南湖区还创新推出“大棚生姜—晚稻”等“万元千斤”复种模式,实现新丰生姜品质和产量双提升。
做好“土特产”文章,关键在“土”,立意在“特”,支撑在“产”。近年来,南湖区一直在积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补链强链。如今,水蜜桃精深加工突破行动已箭在弦上,通过主动联系对接果切、果汁、果肉、冻干、香氛等果品深加工企业,南湖区将开展精准招商或精准合作,实现水蜜桃精深加工“零”突破。
凤桥水蜜桃、新丰生姜成为了南湖区农产品的“金名片”,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引流”效应,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新丰镇发挥生姜产业优势,打造“美好‘姜’来幸福路”精品线,该线路已吸引游客十余万人次,为当地带来收入百余万元;凤桥镇每年举办的凤桃节,吸引全国各地“桃粉”蜂拥而至,也让凤桥水蜜桃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
接下来,南湖区将继续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来抓,让“土特产”打响“金招牌”、换来“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