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City Walk”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挂于嘴边。“City Walk”,起源于英国伦敦的“London Walks”(伦敦漫步),翻译成中文便是“城市漫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求学、工作者,对这座城市熟悉也好,陌生也罢,都可以在闲暇时随机挑选一处出发点,不必刻意规划路线,走街串巷,遇见世间百态,一嗅人间烟火气。
有人调侃,“City Walk”不就是“压马路”“逛街遛弯”吗,何必又多此一举造出个新词来?也有人戏称自己只有“City Work”,没有“City Walk”。众说纷纭,人们对这一新兴概念各有各的看法。但无可否认,“City Walk”的热度正在持续攀升,并渐渐成为一种新潮的旅行方式。
不同于前几月流行的“特种兵式”旅行,追求在更少的时间内打卡更多的景点,“到过”“看过”即可,“City Walk”更注重“感受过”“品味过”,漫无目的地行走,与这座城市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那么,“City Walk”又是如何斩获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界的新一代“网红”?
“City Walk”其实是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的一次“减速”。高楼林立,人们在钢筋水泥铸就的一小方天地内,疲于为生计奔波,精神内耗也随之而来。人们常说劳逸结合,要找到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点,那何不在午休时、下班后,或是休息日,来一场“City Walk”,让生命与自然来一次同频共振,不假思索地上路,去追一场日出日落,闻一闻春日的芬芳,与夏天燥热的风扑个满怀,或是听一听秋风落叶的窸窣声响,尝一口冬日雪花的味道。回头一想,作为西湖边的杭州人,似乎好长时间未入景区了。
相比“特种兵式”旅行,“City Walk”的好处是无需做复杂的准备,随时随地可进行。在开启一场旅行前,人们往往需要考虑多重因素。高铁还是飞机?线路怎么规划?住酒店还是民宿?凡事都列上一份详细的清单固然没错,但到底不如随心所欲、即走即停来的畅快。甚至,你可以只是因为今天的天气刚刚好,就放下生活的琐碎,漫无目的走上片刻,左转右转全凭心意。
诗和远方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我们也容易忽视身边的风景。在繁华都市的一些老街、角落,常常隐藏着耐人寻味的人文风情、“城市美学”。转过街角,你偶然发现一条你从未到过的小巷,青砖石瓦,幽深寂静,满是岁月的印痕;再一转弯,你或许会遇到一家口味独特的餐馆,一家只卖旧书的书屋,一家放着悠扬琴声的咖啡厅……这便是“City Walk”最吸引人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当然,一种现象级的生活方式需要媒体和信息平台的推动。上海专门开设了由公交巴士组成的“City Walk”游线,运动健身APP“Keep”开展了“城市漫游”系列打卡教程,有一款生活方式分享平台更是将“City Walk”收录在《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杭州也有自己专属的“City Walk”路线,像孤山路-绿云径-曲院风荷-北山街-苏堤。可以说,这种“像当地人一样游当地”“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旅行方式正在成为人们探索一城市文化底蕴、历史足迹的优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