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继“替身书架”这个深谙用户心理的功能之后,微信读书又推出了“仅陌生人可见”的大招。不久前,在更新日志中,微信读书写到,“已发表的书评、想法、帖子支持再次编辑,并设置为仅陌生人可见。”
新功能一经推出,便获得众多网友好评:有人说,微信读书产品经理“太懂人心”“懂社交”,简直是人性化天才;还有人说,建议所有社交平台都向微信读书学习,安排上新功能。
“仅陌生人可见”为什么吸引人?
“不想在网上吹牛被熟人发现。”
“不想摸鱼时和老板在网上相遇。”
“想‘发疯’表达但不想被熟人视作‘不正常’。”
“在认识的人群中总无法真实的表达自己。”
……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留下了他们的答案。
请输入图片描述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搭子”“边界感”、“社交断舍离”等关键词频频成为热点话题的今天,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与陌生人的“浅社交”,来自艾媒咨询的一组数据也显示,我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达到近6.5亿人。
为什么喜欢陌生人社交?“很内向,只敢和陌生人交朋友。”有媒体记者参加某场“陌生人故事会”后写了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位记者说,持续两小时的陌生人故事会反而能带来一种尽情倾诉的安全感。因为和陌生人交谈没什么社交压力,所有社交话题都能随时转换,对方和自己也没有必要建立深层次社会关系,非常轻松自在。
这种对“陌生”的信任和诚意,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可以不少吐槽,最典型的莫过于“可能认识”的人太多了,有种被“窥私”的窒息感。
微信读书上也能看到相同的问题,2015年后,随着微信读书借助微信社交链打开市场,越来越多人涌入平台,开始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读书想法,碰到熟人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我看书的时候啥想法都写,多到忘了自己都写了啥,感觉在无名的角落又社死了一次。”某网友被同事关注微信读书账号后表示。
请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社死”的截图,截图上有一行小字,“1年前,开始阅读《慕少的秘密宠妻》。”
在配文中,这位网友求助到:看着好尴尬,帮帮我姐妹们。
就这样,不少搞社交的媒体嗅到了“商机”,像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网易、小米等大厂,都曾试水陌生人社交APP,能成功者却寥寥无几。
APP虽然失败了,“仅陌生人可见”的功能还是能试试的,微信读书这时候推出“仅陌生人可见”,估计也是一次瞅准陌生人社交赛道的尝试吧。
推出仅陌生人可见后,你会用微信读书吗?
近些年,随着“无纸化阅读”存在感增强,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据官方最新数据,微信读书累计注册用户已达2.1亿,出版类用户的日活跃量也已超过200万。
不少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们选用微信读书的原因,有喜欢碎片化阅读,觉得微信读书的书比较全的,有觉得可以薅羊毛免费读书的,还有喜欢看微信读书排行榜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读书能够长久地留住用户的心,“对我来说看书本来就不是刚需,不久前我发现微信读书上看书得收费了,就开始逐渐放弃微信读书了。”一位用户告诉潮新闻记者。
还有人说,微信读书里的书有删减,看起来不怎么畅快。
另一位用户则认为,微信读书页面太繁杂了,会分散注意力,挤占自己阅读的时间,“我不想通过阅读来社交,就想用回纸质书。”她说。
和这些用户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有的人删除了软件,有的人则把软件放在手机里“躺尸”。
这次推出“仅陌生人可见”后,可能会帮助微信读书“扳回一局”,相关新闻底下,有网友评论到:准备再下载回微信读书了。
你是微信读书的用户吗?你会开始使用/重新使用微信读书吗?快来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