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涌彩旗滚,火炬接力奔前程,浙江人民心连心,迎亚运!”近日,慈溪长河镇垫桥村文化礼堂内不时传出琅琅诵读声。孩子们三三两两,和着铿锵有力的“三句半”节奏,有心、有情、有味地表达着对杭州亚运会的热望和祝福。
“三句半”朗朗上口、方便记忆,一直是全国文明村——长河镇垫桥村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宣讲方式。近年来,本村“文艺达人”、村文化礼堂宣讲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吴兆祥老先生紧跟时势,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句半”作品。杭州亚运会临近,吴老又编写了一则《迎亚运 三句半》,在普及亚运知识的同时,激发爱乡爱国激情。
“一拿到吴老的新作,我就想到了让孩子们学一学。”主持垫桥村暑期“假日学校”的该村关工委副主任张宁说,年轻人会演还不够,必须得培养好下一代。说干就干,今年的暑期“假日学校”,就开出了一门《迎亚运 三句半》课程。
“三句半”进课堂,激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刚来“假日学校”时,安徽籍“小候鸟”张可馨、王娅歆还有一些放不开,学了“三句半”后,她们不仅会热情地跟着老师一起读,也敢于站在大家面前积极地展示,一下子就成了班里的“明星”学员。“情有独钟争亚运,追逐梦想盼亚运,保驾护航为亚运,一股劲!”在教室里,只要她俩起个头,便能引起全场的共鸣。
张宁和社工沈玉叶还为“三句半”加上了一些打击乐器。敲锣、打鼓、击镲……同学们一个个学得有模有样。就读于贤江小学的沈多多和吴柠汐两位同学是“三句半”的“老演员”了,她们最喜欢《迎亚运 三句半》中 “沙滩排球象山港,人来人往旅游忙,点碗太油蘸蛎蝗,吃光!”一段。她俩合作创编动作,配上惟妙惟肖的表情和语气语调,将作为亚运会东道主的那份自豪和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慈溪麦冬讲到长河草帽,再讲到‘丝绸之路’,这个‘三句半’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习!”第一次听到《迎亚运 三句半》,前来助教的宁大科院经法学院学生林瑾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年暑期,她和同学们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彩亚运 有你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假日学校”的孩子更好认识亚运、参与亚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