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怎样才能上得更生动,让学生入脑入心?2023年7月,浙大城市学院50余名师生来到延安,开展为期一周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师生们重返历史现场,走遍延安城内的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深入吴起、志丹、南泥湾等地,将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现场教学、读书分享等形式结合起来,把革命旧址作为生动的“教室”,把文物史料作为鲜活的“教材”,在社会大课堂中上好思政课。
在“红都”保安的窑洞,师生看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描述的历史场景,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党中央在这里的革命岁月,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在延安宝塔山,师生俯瞰延安城的革命旧址和现代化新貌,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抚今追昔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在杨家岭,师生瞻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与中央大礼堂等革命旧址,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历史现场联系起来,深刻领会党的七大等历史事件的意义。
同学们表示,本次“行走的思政课”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让自己对党中央在延安的历史和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了更深的领悟,要发扬延安精神,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引领,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与各地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新时代党建和思政教育研学基地”超过40家,带领学生走遍杭州、走进浙江、走向全国,将理论学习融入实践体悟之中,提高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