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打造乡土文化样本!桐乡小村连出四本新书

    潮新闻 记者 宋彬彬 共享联盟·桐乡 袁海星2023-07-16 03:44全网传播量2928
    00:00
    00:00

    马鸣村又有新书面世啦!

    7月15日傍晚,桐乡洲泉镇马鸣村马鸣驿格外热闹,《古今诗人咏马鸣》首发式暨马鸣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品读会在这里举行,随着新书面世,至此,马鸣村已经成功发布《马鸣历史名人宰相裴璩》《马鸣村纪略》《马鸣地名故事》《古今诗人咏马鸣》四本乡土著作。

    据悉,《古今诗人咏马鸣》由“马鸣老街文学社”编辑出版,全书共十卷,收集诗词(对联)660多篇(副)。编入《古今诗人咏马鸣》诗集中的作品作者既有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也有现当代创作诗词的专家,特别是“漾舟湘溪,水映洲泉”水上美丽乡村精品线建成后,越来越多的诗人通过诗词作品颂扬马鸣之美。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马鸣这一方水土的世事沧桑、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古今诗人咏马鸣》所选诗人诗篇都经过编者认真筛选,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观此即能略知马鸣村深厚的文化积淀。

    值得一提的是,马鸣村的四本著作,多是由“马鸣老街文学社”编写。2016年,马鸣村参与的一场“诗画浙江·十大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唤回了散落各地的马鸣村人。起初,大家只是建了一个微信群,渐渐地,微信上的文学讨论从线上转向了线下。他们中既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每逢节假日,大家带着自己的新作在马鸣村文化礼堂切磋。他们还创办起了微信公众号“马鸣老街文学社”,每月推送文学社会员作品。

    一座礼堂、一群人、一杯茶,把一群文学爱好者就这样拢到了一块。2017年7月,“马鸣老街文学社”正式成立,现有成员30多人,尽管他们多只有初高中学历,但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马鸣村人,凭着一腔热忱,他们或查阅史料,或搜集民间传说,将记忆中的马鸣在笔下一一复原,把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化作笔下的涓涓细流,目前社员已创作超过70万字的作品。

    一本本佳作,让千年古村的文化脉络越来清晰。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活化石”,是优秀的文化遗产,而地名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将为村庄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坐标。去年发布的《马鸣地名故事》一书,恰好帮助马鸣村理顺了自己的文化脉络,有力助推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还为打造“漾舟湘溪 水映洲泉”水上美丽乡村精品线提供了有益参考。

    《古今诗人咏马鸣》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同样意义非凡。在马鸣村党委书记谈文洪看来,通读《古今诗人咏马鸣》诗集,能感受到浓重的水乡气息,而这种气息恰好与马鸣村的田园风格、风俗文化等交融在一起,让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还给富民强村、促进村民精神共富以启发。 

    择一叶画舫,品“水映洲泉”。近年来,洲泉镇党委、洲泉镇人民政府将诗词文化建设和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纳入了文化工作重要内容,《古今诗人咏马鸣》这本书的出版,更为洲泉镇创建“浙江诗词之镇”增添了亮点。马鸣村新书频出,这也折射了洲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打造风雅桐乡“水映洲泉”乐章注入了精彩一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