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被《长安三万里》唤醒的诗意!一起读唐诗,赢取电影券和周边

    潮新闻 记者 宋浩 陆芳 陈栋2023-07-15 07:11全网传播量2985
    00:00
    00:00

    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随着观影人次的增加,票房和豆瓣评分双双增长,目前票房已经直冲5亿,评分8.2分。

    有人说,这部电影简直“唤醒”了大家血脉里的诗歌文化。一首首唐代的诗歌流传到今天,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想家时,面对着明月当头,我们都会想起《静夜思》;从《枫桥夜泊》到“风月同天”,这些诗词成为我们共同的遗产。

    近日,片中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朗诵《将进酒》的一段视频也在网上火了。在影片中,《将进酒》这一段是个高潮,作家郝景芳看这里时泪流满面。

    小学毕业后,你还会大声朗诵唐诗吗?

    看完了电影和文章开头的视频,你是不是也想读读唐诗?一起读诗吧——

    春风悦读✖瞄电影,联手片方和浙影时代影城·新远国际店,发起征集——

    拍摄您或者您的亲友朗诵唐诗的视频,通过微博@瞄电影,私信发给我们。

    7月17日到23日,我们每天选出参与3位读者

    送出电影票和周边

    礼品一:

    猫眼电影卡(价值100元,可兑换电影票,全国通兑,有效期一年)若干张。

    礼品二:

    《长安三万里》的精美周边(包括文件夹25个、粘纸2份和毛笔2支等)。

    参与方式:关注微博@瞄电影,把您的视频私信给小编即可。

    如何读唐诗?唐诗的朗诵有什么讲究?

    潮新闻采访了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胡可先。胡可先教授认为,阅读唐诗、感受唐诗,最好的方式是要读出声音来。

    读唐诗有三个层次。首先要读出语言上的美,要找到唐诗的语感、节奏。比如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的读音是由平仄组成的,变化比较美。所以平仄的规律要读出来:平声要高昂、拖长一点,仄声短促一点,这样韵律就出来了。

    古体诗虽然在平仄上没有近体诗那么严密、严整,但也是押韵的,轻重、缓急、长短要感受出来。有了节奏感,感受到唐诗的音乐性,唐诗语言的美就能体会了。

    在此基础上,再高一层,最好能感受唐诗的艺术性。

    很多诗的意境都很深邃,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草木、花、鸟、泪、心,诗人用这些意象组合出一种意境。

    好的诗歌,很注重修辞:比喻、夸张、拟人、用典等等。李白的诗歌可能会注重夸张,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度,这是他诗歌的个性。这种艺术性,读多了,就很容易能感受了。

    在语言美、艺术性之上,还第三层,要知人论世。

    读唐诗不能只读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产生的背景,了解这个诗人的经历,甚至对整个时代的诗歌状况有所了解。特别是读一流大家的诗歌,了解他们的身世经历,比如杜甫,结合他所处的时代,才能感受他的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达到这三层,差不多就可以真正领略唐诗了。

    如何选择诗呢?

    胡可先教授推荐《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出版),他建议大家用普通话读,方便交流传播。

    当然,南方人用方言读也可以。因为南方方言保存了古代的入声,相对普通话可能更接近古人的读音。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也是与时俱进的,用普通话也丝毫不损害唐诗的美感和理解。

    总之,他认为,读唐诗,每个人想读哪一首就读那一首,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的读法,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个性,选择诗、语言、读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