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妈妈把风扇让给孩子被热死”是网络炒作陈年旧事?但知道这些真可以救命

    潮新闻 褚陈静 通讯员 陈雨虹 吴玲珑2023-07-14 04:48全网传播量2734
    00:00
    00:00

    7月12日,午后的西湖景区,烈日炎炎,游客直呼“太热了”!拍友 里尔 摄

    夏日酷暑难耐,高温下隐藏危险。近日,“高温天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的话题冲上热搜。潮新闻向当时就诊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证实,此事为真,但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

    浙江医院急诊科马霜霜医师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这个妈妈30多岁,是当晚送到医院的,但送到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心跳、呼吸都停了。”经过问询了解到,这位女士在家照顾一个很小的孩子,只开了电扇让孩子吹,当时可能就中暑了,但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两人,等她老公晚上回家才发现她已经倒地不起了。由于送医过晚,尽管医院竭尽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无法阻止悲剧发生。

    马霜霜提到,近期高温不断,这几天也有一些病人因中暑等情况送医,“但只要送医及时,现在死亡率并没有那么高。比如最近医院里有一例热射病,60多岁的老人送医时体温41℃,意识已不清楚,但在急诊室就清醒过来了,现在正在重症监护,由专人看护。”

    死亡率可达80%的热射病,如何及时发现并应急?

    高温环境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有些人认为只有户外高温工作者才有热射病风险,这是不对的。”

    马霜霜介绍,热射病主要发生于户外高温工作者,还有老人、儿童和基础疾病人群,“户外工作者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产热增加,未及时散热的情况;而老幼和基础疾病人群的身体感知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也需要特别关注。”

    另外,热射病是重度中暑后的严重情况,通常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所以在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时就应该引起重视。

    她提醒,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促等不适感,产热和散热失调的高热,神志不清等症状时就要马上注意采取措施。

    “最重要两点就是散热和补充循环水量。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首先马上转移到清凉处,解开衣扣;同时准备及时送医;然后在大血管,如颈部、腋下等位置用凉水冲洗或冰敷;另外,在病人可以自主喝水的前提下,要注意补充水分。”

    杭州地铁开辟纳凉专区 记者 林云龙 摄

    夏日炎炎,如何科学避暑

    面对连续高温,普通市民应当如何科学避暑?

    马霜霜建议,首先在高温天气避免外出或工作,避免在午后太阳直射下长期活动。如有外出需求应做好防晒工作,撑起遮阳伞,或戴帽子和太阳镜,尽量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衣裤。也可随身预备防暑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室内,要注意房间适当通风,同时可通过打开空调或风扇等方式保持室内相对舒适温度。

    同时,一定要多注意补充水分、清淡饮食。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000ml,要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到渴了才猛喝。也可以选择绿豆汤等解暑的饮料。

    杭州上城区四牌楼38号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 记者 林云龙 摄

    约24-26℃,杭州6个防空洞已免费开放

    今年6月30日起,杭州为市民避暑准备的6个防空洞已再次开放,计划开放时间为两个月。

    纳凉点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通免费无线网络,并配备茶水、桌椅、防暑药品等必要物品,有些还设置祛湿机、电视等设备,最多时一天接近800人次。

    6处避暑纳凉点分别是:四牌楼避暑纳凉点(四牌楼38号),白马庙巷避暑纳凉点(白马庙巷48号)、曙光路避暑纳凉点(曙光路97-1号)、二四线二号口避暑纳凉点(玉皇山老隧道北口)、馒头山路27号避暑纳凉点(馒头山路27号)及化工招待所坑道避暑纳凉点(宝石山下四弄19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