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暴汗服,今天(13日)凌晨1点,一名14岁少年因为这个组合,被救护车送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急诊创伤中心抢救室,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医生当场判定为热射病。
送少年来医院的朋友说,患者是在暑假特地来杭州学厨师。菜还没学会,先被周围同事的身材刺激到了,看到周围人都比自己瘦,少年决定夜跑减肥。为了迅速起效,12日晚上,他特地穿上网红暴汗服,去户外跑步,半小时后出现乏力,气促,然后就热昏过去了,120救护车到达前,已经昏迷了1个多小时。
送到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后,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主任医师、副主任张烨斐主任医师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经过气管插管,深度镇静镇痛,冰毯冰袋降温,快速补液,少年的体温一小时下降了2°C,今天上午仍处于昏迷状态。
“体温41℃,脉搏170次/分,送来时患者已经大小便失禁。”当晚负责抢救的急诊创伤中心医生何志阳说,这个病例很典型。
典型在哪儿?
很多人说起中暑,通常觉得是在大太阳下暴晒,或是长时间待在闷热密闭环境中,很少联想到夜跑这样的运动也有中暑风险。
其实,中暑是不分早晚的。当外界气温过高,湿度过大,人体散热不通畅,致使核心温度升高,就会造成中暑。
所以在高温天,无论早晨还是晚上跑步,都要做好降温防暑。
另一点就是年轻人有锻炼的意愿,但没有科学的安排。上周一名10岁小学生也是为了减肥,在晨练时突然热晕过去,两公里跑步加上50层爬楼,远远超出了患儿平时的运动量,加上高温环境,导致了热射病。
这次病人送来时,急诊专家一眼就发现了少年身上的暴汗服,“汗闷在里面,体温散不掉。”
记者上网查了被健身界称为“网红装备”的暴汗服了解到,这是一种被称作穿上后可以让人体快速出汗的特殊衣服,也叫桑拿服、发汗服,通常选用一些不透气且防水的材料,款式上也是以密封套入式上衣和裤子为主,有人形象地描述穿着感觉,就像是给身体裹上一层“保鲜膜”,其闷热程度可想而知。
早几年就有专业人士提醒,长时间穿暴汗服,会导致人体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引起体温上升,严重的还会发生中暑。
7月以来,医院里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杨小锋主任介绍,前不久浙大一院急诊创伤中心的急救中心一天就收治了10名热痉挛患者,全是来自工地的工人。像这次送来的热射病人,属于中暑程度中最严重的情况,特别讲究早识别、早降温。本周入伏,高温天才开了个头,大家还是要好好保护自己,注意高温防护。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