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英在惠民街道惠通村经营着一家美食作坊,主要承接蛋糕、甜品、粽子、狮子头等各类美食,私人定制是她的招牌特色:“我们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调整,比如小孩子吃的粽子,我们可以包小个的迷你粽;不喜欢吃肥肉的,我们可以定制纯精肉粽;冬季限定的狮子头也可以调整配料,让你吃到不一样的特定口感;蛋糕甜品的款式和口味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来进行定制。”
现在的陈丽英平均每月有几十个定制类蛋糕订单,每月粽子订单在一两千个,她还会带领五六个姐妹一起增加收入。每逢春节、三八节、母亲节、儿童节等各种节假日,或者是共富集市出摊时,工作量和订单量也会暴增,所以她会临时邀请亲朋好友以及姐妹们一起来帮忙。
自强的人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从有稳定的收入到自主创业,陈丽英经历了两次卷土重来。2012年,为照顾女儿学习,身为高管职位的她毅然辞去了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企业,改换了一家方便照顾女儿的企业工作。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效益不好,她又决然地辞去了工作,专门从事美食工坊。那一年,陈丽英已经40出头。很多人都佩服陈丽英,年过40还有卷土重来的勇气,但熟悉陈丽英的人知道,她身上有一股冲劲,和一股勇于学习、不服输的精神。第一份工作期间,她将自己的中专文凭提升到了大专,第二份工作时,她又完成了专升本的学习。
“每一份学习,都会有用武之地。”陈丽英说,“我用PMC(生产及物料控制)的专业来进行工坊的管理,保证物料没有短缺的情况下将粽子保质保量地在约定时间内送达到客户手里;我用本科专业学习的园艺审美,来提升蛋糕甜品的美观度。”
一开始制作甜品,只为给女儿做零食,然而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这份爱好,做成了一份小事业。选择辞职后,陈丽英为了让美食工坊更规范,专门办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证等证件。
陈丽英还是惠民街道妇联执委,她性格热情开朗,爱学习爱交朋友,并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去贫困家庭送蛋糕送温暖、去惠民银福苑送粽子、参加妇联的阳光妈妈活动……当然,在活动的同时她也会拓宽一定的人脉。逐渐地,她的微信好友已经累计到了5400多人。但陈丽英说,她的出发点还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热爱,做公益也是为了有机会去回报社会,她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当然光蛋糕甜品还不够,有一年春节前,有姐妹建议我做狮子头,还有姐妹想吃粽子,想念这份‘小时候的味道’,或是想念那份‘妈妈的味道’。本来就是私人订制嘛,我就尝试着学一学、做一做,因为惠民街道惠通村跟上海枫泾接壤,我这里包的粽子也跟枫泾的长粽相似,而且粽子个头大,经过大灶台的柴火焖煮会更香。狮子头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我就把本地狮子头拿出来研究了一下怎么做口感更好吃,结果一尝试,就打响了知名度。”这下,陈丽英的业务面又拓展了两项。除了狮子头是冬季限定,粽子现在每周三配送一次,客户都是提前预订下单,每周三上午,她都会四五点钟就起来去到菜场挑选最新鲜的五花肉,当天采购原材料,当天裹,当天烧,当天下午新鲜出锅,热乎乎地配送到客户家。她始终相信,只有新鲜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
“我要在本地打开属于我的市场,就要区别于大厂的流水线制作,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会坚持选用最新鲜的食材,根据客户的喜好来进行定制,这也是我们美食工坊的生存之道。”
带动共富让大家都有底气
就像鲁迅先生所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原先是婆婆一直在帮我的忙,后来忙不过来了,就请邻居姐妹过来帮忙,也有一些邻居主动过来学习,我也是来者不拒,但是会给他们支付一定的报酬。特别是节假日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人根本来不及,也幸亏学徒和朋友的帮忙。”陈丽英说,她也没想到自己的做法就是带动共富,“像今年端午期间,邻居姐妹过来帮忙20多天,拿到了三四千的报酬。还有村里一个姐妹,平时要带小孩,自己啥时候有空就过来帮忙,每月基本上也有一两千的收入。另外,我们会根据分工不同,支付不同的报酬。”村里的妇女跟着陈丽英学烘焙、学包粽子,村里的男同胞就帮忙包装和配送。端午期间,有七八个人专门跟着陈丽英学习。陈丽英说:“我一点都不怕把他们教会,虽然有句俗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我想只要我可以学更多的东西,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本领来教他们了。”最近,陈丽英还打算钻研一些其他美食新产品,比如糕点类,卤味……她说,先等自己学会了,再把手艺教给姐妹们。
“我自己当初为了带孩子,辞去了高管的工作,我相信有很多女性,也会为了家庭做出一定牺牲,或者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有些人需要在一定的年纪卷土重来,重新择业,而学会一门手艺,能让他们兼顾家庭和工作,我希望可以帮到他们,就像帮助当年的自己。”陈丽英说。
烘焙的烤箱从家庭版烤箱,不断更新换代到现在2只76升大烤箱;厨师机都不知道打坏了多少个;每次做甜品台,陈丽英至少要去现场三次,先踩点、衔接、布置……陈丽英永远热情似火,精力旺盛。“我是一名党员,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我们党员必备的品质。我将始终坚持人人可志愿的精神,以举手之劳,解他人之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丽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