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位于天水桥胭脂巷口的“新天坛酒家要拆了”的消息一出,纷纷被网友转发,勾起一波“回忆杀”。
一年过去了,这家被周围“老杭州”当做食堂的“新天坛”重新开业,网友们又呼朋唤友想再去“打卡”。新店位置也还是在老店附近,跨过一座中北桥,在川味观楼下就可以看到。
新天坛酒家以前一直是天水游泳馆附近的“网红店”,开业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期间也经历了几任老板。其中,今年已经72岁的方乐明是营业时间最长的一位老板,他开了31年。在厨师行业,方乐明可谓是科班出身,他16岁毕业于杭州商校厨师专业,后一路考到国家特二级厨师,先后在奎元馆、延安饭店等杭州老字号大饭店都掌过厨。
老方 方乐明
“我接手的时候名字还叫工农饮食店,后来去了一趟北京旅游回来,我把名字改成了天坛酒家。再过了几年,店装修了下,就叫新天坛了,这个店名沿用至今。”老方说,
与老店相比,新店明显敞亮了。餐厅的装潢主要以简洁干净为主,内有十张给不同数目的顾客准备的桌子,以及一个包厢。
店内环境
不同于现在大部分店都采用扫码点菜,他们家依旧保持着手写点菜的形式,并且有一面墙专门展示成品菜肴图片,旁边还有透明冷藏柜展示净菜。点菜时,如果你选择困难症犯了的话,可以让服务员为你推荐和介绍菜品。
现在店里的“行政大厨”是老方的“大徒弟”刘敏浩。刘师傅和他的妻子陈菊香都已经在新天坛酒家里干了30多年,陈菊香更是1989年就开始跟着老方干了。那时候,他俩一个是厨师,一个是服务员。刘师傅原来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在老方的调教下,成了一名出色的大厨。陈阿姨也跟记者打趣道:“只要是认识老板的老顾客,也都认识我。”如今68岁的刘师傅两口子早已经在杭州安家了,子女都在杭州工作。现在店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从老店一路追随老方来新店的。
刘敏浩
记者看了眼墙上菜单,以前老顾客们点得最多的是酱肉春笋、农夫烤鱼、钱江肉丝、蛋黄南瓜等看家菜都还有,还新增了很多衢州特色菜。
老方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吃辣,再加上店内新招的员工有衢州人,所以也适当添加了一些衢州当地特色菜。而且现在店内还延长了营业时间,新增了夜宵时段,到凌晨一点才结束营业。
记者在陈菊香的推荐下,两个人点了三个菜,千岛湖鱼头、雪菜蘑菇肉片、空心菜,消费140元。鱼头嫩,雪菜鲜,三道菜的菜量还挺足的,在市中心这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人均70元,蛮实惠的。
老方告诉记者,现在开新店,不像当年了。以前只要管好自己的菜烧好吃就好了。“老底子几个招牌菜,酱肉是我自己做的,笋都是直接从临安拿最好的,我们一定要用最好的食材,不然菜做不好的。现在开店一定要去搞宣传,投广告,反而自己不会这一套。”现在店里的顾客,都是原先老店的顾客来吃过之后,跟我说价格味道还是跟以前一样实惠的,还带着自己身边的朋友来这吃。
“老客带新客”,这对餐饮店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流量模式吗?以前好吃,是口口相传,现在“全民博主”,很容易就把一家店捧火了。火了之后,很多老板也不烧菜了。但餐饮的残酷之处在于,即便有所谓的配方,更多时候,吃的就是“烧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