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广州要这样做

潮新闻 记者 高雅雅2023-07-06 11:18全网传播量2821
00:00
00:00

7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内容。

会后,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于广平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科研部部长朱文彬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采访。

微信图片_20230706151016.jpg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五大亮点助力机构发展

近年来,广州围绕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战略任务需求,结合全市重点产业布局,推动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

广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李江在发布会上介绍:“广州全市现有新型研发机构近80家,连续7年数量稳居全省第一,其中引进金力、赵宇亮、叶甜春等领军人才作为院长领衔共建了14家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70%。”

李江.jpg

广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李江。潮新闻记者 高雅雅 摄

7月4日,《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广州要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强化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与此同时,《意见》明确了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类型,并聚焦技术供给、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育、金融赋能五大核心功能提出23条意见,着力强化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李江介绍,围绕如何强化新型研发机构五大核心功能,《意见》总结了五大亮点:一是以支撑产业发展为重心,强化产业技术供给能力;二是以实现市场化“造血”为导向,架设成果转化关键桥梁;三是以领域技术优势为抓手,围绕专业领域集聚孵化企业;四是以解决“后顾之忧”为目标,形成人才引育“蓄水池”;五是以构建多元化“输血”机制为引导,推动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李江表示,“我们将围绕‘五大核心功能’,主动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两大辖区凸显服务优势

在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上,广州市南沙区、黄埔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

发布会上,广州市南沙区副区长陈国庆介绍,截至目前,落户南沙的新型研发机构共22家,其中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占全市的五分之一。

“我们也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构建梯队式培育矩阵。”陈国庆说,“去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增长33.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1.23%,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系列榜单企业25家,形成了南沙区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业发展,院企合作创新的新局面。”

陈国庆.jpg

广州市南沙区副区长陈国庆。潮新闻记者 高雅雅 摄

南沙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在粤港澳合作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落地此处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也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陈国庆说,南沙区将充分发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枢纽桥梁作用,推动港澳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南沙落地转化。

而在广州市黄埔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更是处在全国前列。据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一级调研员杨家伟透露,黄埔区聚集各类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9家,占全市一半;纳入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序列9家,占全省近一半。

《意见》提出,人才是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策应予以重点支持,让各类高端人才应享尽享各项政策,安心在穗科研创新。杨家伟介绍,截至目前,黄埔区重点研发机构已汇聚科研人员六千多人,其中院士57人,经国家、省市区评定的高层次人才47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科技人才4256人。

杨家伟.jpg

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一级调研员杨家伟。潮新闻记者 高雅雅 摄

“通过集聚高端科研人才力量,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黄埔区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目前已陆续开展前瞻技术攻关29项,其中9项已产业化。”杨家伟说,“例如,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完成了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实现了仿生合成橡胶和数字轮胎软件两项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

金融赋能推动成果转化

2011年5月27日,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落户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面向船舶制造、新能源、核电、电子制造等行业领域,开展地方集聚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引领和提升地区科技创新。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于广平在发布会后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意见》提出的各项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中,发挥金融资本杠杆作用,推动社会资本投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和项目,对新型研发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DSC05052.JPG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于广平。潮新闻记者 高雅雅 摄

他表示,新型研发机构与社会资本资金链结合后,能帮助市场前景好的成果尽快产业化,从而回收资金,投入进一步的研发当中。

广州产投集团是广州市的战略投资发展平台、国有股权持股平台和资本运作管理平台。今年2月,广州产投集团牵头成立了500亿元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服务广州科技创新战略。据广州产投集团副总经理姚朴介绍,广州产投集团已和2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对接,积极开展子基金合作,支持大湾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进程。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科研部部长朱文彬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制度,将成果奖励延伸到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有效激励了整个成果转化团队。

DSC05054.JPG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科研部部长朱文彬。潮新闻记者 高雅雅 摄

“我们研究院一个科研团队,去年技术委托开发的工作收益高达3000万元。第一期的1500万元收益在扣除研究院的研发成本后,剩余部分由团队自由支配。”朱文彬说,“目前研究院对于落地到黄埔区的产业化项目股权奖励知识产权基本都达到了70%以上,这对科研人员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大院名校东南飞 3410项科技成果在温“落地开花”
南京六合:科创星火渐“燎原”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报告2022》发布 研发占GDP4.2%
加速!南京市六合区产业科技创新港又传好消息
最高奖励5000万元!平湖多条政策助力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