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就业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各方要各显神通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胡建兵2023-07-05 05:19全网传播量1.8万
    00:00
    00:00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创近年新高。当前,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推进,部分传统行业就业岗位减少,给就业带来一定压力。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就业形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就业难度增加,加上一些就业者倾向于就业较为热门的行业和城市,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集中。

    尽管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市场面临的挑战严峻,但与挑战一起来的,是机遇。

    今年,从国家到地方,推出一系列促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就业创新,解决就业难。如:人社部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又如:全国工商联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百城万企”促就业行动,组织1万家以上民企在高校集中的百余个城市举办专场招聘活动,聚焦市场化岗位提供,为高校和民企提供岗位精准匹配和就业指导等服务。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为就业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为解决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就业难的问题,人社部等10部门开展“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行动”,聚焦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募集10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能获得就业见习机会,帮助这些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助力解决人才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让就业者边就业边学习边提技。

    随着疫情的退去,生产生活秩序回归常态,经济逐渐好转,就业需求扩大,岗位也相应增加。

    随着二三线城市和新兴市场潜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当今民企总体水平上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质量领域变革创新的重要力量,给就业者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为解决就业难和民企“招不到人,找不到合适的人”的双重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通过多点发力,千方百计帮助民企缓解招工难和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难题,实现人岗匹配。

    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各方要各显神通。

    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需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政府要推动就业市场的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扩大就业岗位;支持新创企业,提供创业场所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就业。

    作为就业者,要关注行业和企业的就业前景,及时调整职业规划和就业观念,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变通,不要拘泥于一条职业道路,要勇于尝试不同的岗位和领域;要注重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面临就业压力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坚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祝福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