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走进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剑灶村,你会发现这里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个智能大棚——它们坐落在集观赏、采摘、研学、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海丰菊韵”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内,在平水乡贤吴海峰的带领下,通过美丽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当地带去“共富喜讯”。而这正是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统战部门以“老绍兴回归工程”为抓手,推动建设新乡贤同心共富实践基地的生动实践。
抢市场 山区美丽产业绘出新图景
“当时就一心想着,能让山区的花农富起来!”戴着草帽,穿梭在花卉大棚间,吴海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1999年,吴海峰从浙江诸暨农校毕业,从那时起,他要让土地里产金子的梦想就一直没有断过。为此,2017年,吴海峰在平水建成21000平米的现代化智造型花卉加工中心,将目光瞄准了菊花,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及地区,成为国内出口日本菊花及衍生产品(花束)最大供应商。。
据介绍,以前鲜切花在柯桥区乃至绍兴的现代农业发展中所占份额不大,但“海丰菊韵”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却在当地掀起了一股“鲜花热”,与传统花卉种植相比,他们专业种植菊花,凭借其30多种色彩在花卉市场上格外吃香。色彩多,让这一美丽产业更加引人瞩目。原来,像国内的鲜切花市场,大红大紫等色彩喜庆的较受欢迎,而在日本市场,黄色和白色等淡雅的色彩最受欢迎,每年菊花消费量20多亿枝,是名符其实的“菊花需求大国”,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土地又少,40%依赖进口,一枝成本0.6—1.1元的菊花,在日本可以卖到1.5—2.5元。
“作为鲜切花,如果品种单一、色彩单一,就完成不了插花作品,所以只有在颜色上做文章,才能深受日本市场青睐。”吴海峰说,为此,基地流转土地1600亩左右,配套单体大棚、连栋大棚、玻璃温室及一体化水肥灌溉系统,形成种苗繁育、种植生产、采收分级、加工包装、冷链运输等菊花产业链,每年除了向日本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大综合花卉市场——大田花卉供应外,还定期向日本600多家超市供花,每年仅出口日本的鲜花就高达3000余万枝,占到了菊花出口量的八成,销售额超亿元。
助花农 创新模式拓宽致富新路子
基地的花卉大受欢迎,那又该如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呢?吴海峰开动脑筋,做活共富基地,想出了金点子。他以基地为基础,构成了“公司+农户”的合作关系,按照“统租返包、统一管理、收益兜底”的生产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吸纳小农户融入到现代化农业进程中。目前,项目已辐射周边5个村,带动300余户农户种植菊花创收致富,平均每户农户年收入超12万元。
据介绍,该共富模式由“海丰菊韵”同心共富实践基地提供大棚,为花农提供如农田道路沟渠的修葺改造,定植网、棚模等检查维护、设施维修、损失补偿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同时,通过建立“负盈不盈亏”的保障制度,将花农多项出资环节“后移”至种植花款结算之后,每月向农户预支花款,通过提供免费食宿,开办平价食堂等举措,满足花农的日常生活,最大程度减少了开支。“我们还对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失,公司兜底保证农户的收益。并在加工销售旺季,通过开放季节性就业岗位等方法,带动花农增收。”吴海峰介绍说,通过这样的共富模式,让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把基地做大做强!
看长远 花卉产业示范带头谋共富
为了让“海丰菊韵”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内容更加丰富,农文旅产业融合价值不断提升。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资源,精心规划设计,开展多样农文旅研学活动,通过建成种植工坊、采摘工坊、研学工坊,持续打造集果蔬采摘、星空露营、儿童乐园、研学拓展等为一体的现代农旅综合园区。2022年,累计接待研学培训3万余人次,游客10万余人,实现门票收入3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高达200万元,造就文化、经济互促共荣新格局。
同时,作为乡贤的吴海峰还把眼光瞄准了家乡的其他农产品。“只要有平台,我们就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大家一起致富。”吴海峰积极发挥基地平台优势,形成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基地所在的剑灶村已成功引入秦望茶叶、十味果园等15个项目,吸引投资超2.5亿。以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成功招引500余名乡贤、科技人员、青年返回村庄发展,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
如今,行走在平水镇剑灶村,除“海丰菊韵”同心共富实践基地之外,越来越多的项目欣欣向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结出出美丽经济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