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名下莫名其妙多了发明专利 律师:被冒名者也会承担风险

潮新闻 记者 俞倩玮2023-06-29 13:56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编者按:普法“潮”我看!“潮新闻·法度工作室”普法智囊团带你一起,学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总之,主打一个网络普法!

据潮新闻此前报道(《为何名下莫名多了专利?潮新闻调查:提交申请无需身份证明,背后存灰色产业链》),有网友向记者反映称,自己名下无故多出来两项发明专利,挂靠在合肥某家专利代理事务所名下。

该网友表示,自己从未提交过任何申请资料,且已申报的两项专利并非其研究领域。

报料人在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网站时发现,其名下有两项发明公布,分别是《一种漂浮式灯光诱鱼捕鱼装置及其捕鱼方法》和《一种用于河道闸口的自动捕鱼装置及其捕鱼方法》,主要涉及捕鱼装置技术领域。

报料人查阅到自己名下突然多了两项发明专利 受访者提供

报料人亦发现,这两项发明专利,不仅申请人为他本人姓名,且登记的家庭住址系他本人所居住地。

对于从事电商行业的报料人而言,这两项渔业领域的发明专利来得有点莫名其妙。“专利申请成功后是需要缴纳年费的,我名下专利显示已经交了今年的年费。”

代理机构这样做是否合法合规?

接到报料后,潮新闻记者曾致电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一位严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21年开始,国家就对专利代理及申请行业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其中就涉及非正常专利申请。“这两年也筛查了很多类似这样的申请案例,这些申请专利基本上都被撤回。”他说。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地方通报4 批次81.5 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前3批撤回率达97%,还约谈了数千家代理机构,并公布了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处理结果,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中指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都属于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同时,《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对非正常申请专利具体表现形式作出说明。其中有一条,所提交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申请人、发明人实际研发能力及资源条件明显不符的。

发明专利证书外壳 图源某电商平台

那么,合肥这家专利代理事务所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相关依据法条有哪些?

潮新闻普法智囊团成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千秋认为,自然人的姓名、住址信息都是为《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所保护的个人信息。代理机构递交专利申请时冒用他人姓名、登记他人住址信息,不仅侵犯他人姓名权,也违反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规定。

潮新闻普法智囊团成员

邓律师指出,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递交专利申请应当在请求书中载明发明人、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信息,《专利代理条例》规定“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执业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恪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也要求“提交或者代理提交专利申请的,应当遵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恪守诚实信用原则”。

因此,专利代理机构提供虚假的发明人、申请人信息,侵犯他人姓名权等合法权利,明显违反上述规定。

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专利,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根据《专利代理条例》第25条,监管部门可以对代理机构处以警告、10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对被冒名者会造成影响吗?

实际上,冒用他人姓名申请更多的发明专利,是一些专利代理人或机构获利的方式之一。

从事专利代理多年的史鸣透露,一方面,专利越多,能套取的政府补贴金额也越多。另一方面,专利可以用来评选职称、申报政府项目、增加企业资产评估等,转让专利费用至少2万元以上,挂名费也值千元以上。“对有需要的人来说,直接买一份专利发明,能大大节省审核申报时间。”

该事件一经报道后,不少网友评论道:

“还有这种事?吓得我赶紧去查了下”“之前好像还有人莫名其妙发现自己被注册成公司法人”“万一以后发生纠纷怎么办?”……

报料人提供的自己名字下的发明专利部分内容截图

表面上看,对于报料网友而言,他的生活和工作并未因多了两项专利,而有任何影响,且他本人也未缴纳过任何专利费用。

果真没有任何影响吗?

邓律师提醒道,“如被冒用身份申请专利,专利项目与被冒名者的能力水平和资源条件不相一致,可能引发周围人对被冒名者是否诚信和守法的怀疑,降低被冒名者的社会评价。”

那么,遇到被冒用姓名申请专利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邓律师建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使用他人姓名申请专利,且在当事人未经同意下被列为发明申请人,该行为已涉嫌侵犯他人姓名权,当事人有权起诉对方。

其一,递交发明申请的主体就是侵权责任人,当事人可以以侵权责任人为对象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停止冒用本人姓名;也可以向发明申请受理部门递交说明材料,告知受理部门相关申请存在虚假,受理部门经查证属实的,应驳回申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3)
潮客_3jyyh8 · 2023-06-29 14:28 · 浙江杭州回复
办这些东西难道不需要本人带着身份证去现场办的吗?这么容易就能申请发明专利?
潮客_qmi3hq · 2023-06-29 14:28 · 浙江嘉兴回复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占用别人的名额申请,肯定不合法也不合规
花好月圆FlowerMoon · 2023-06-29 14:27 · 浙江杭州回复
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以后要是出事情了怎么办啊
南海一梦 · 2023-06-29 14:27 · 浙江宁波回复
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打掉灰色地带
潮客_sgtqh6 · 2023-06-29 14:27 · 浙江杭州回复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窃取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冒用,简直不能忍!
潮新闻小编 · 2023-06-29 14:44回复
保护好个人信息,时刻警惕。
小雨cherry · 2023-06-29 14:14 · 浙江杭州回复
身份信息被冒用,场景很多,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每一个清晨 · 2023-06-29 14:13 · 浙江宁波回复
谢谢潮新闻的及时提醒,真的是各种风险无处不在。
潮客_dymrhk · 2023-06-29 14:12 · 浙江杭州回复
大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这种冒用太可怕了。
春风Summer · 2023-06-29 14:09 · 浙江台州回复
潮新闻的普法智囊团我会持续关注,为自己法律知识弥补空白
潮客_2c8whp · 2023-06-29 14:09 · 浙江杭州回复
监管及时,让更多潜在受害者得到了保护
潮客_reehim · 2023-06-29 14:08 · 浙江杭州回复
普法信息从潮新闻一手获取,安心、放心,给网络普法点赞。
潮新闻小编 · 2023-06-29 14:43回复
谢谢您的鼓励,潮新闻与您时刻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